看罗胖的演讲真艰辛,现在只看到了非共识,但是又忍不住想吐槽了。
在这之前涉及到的关键词有三个,小趋势、还原能力、非共识,我也用这三个词来复盘这半年的经历。
起初我们看到了一个痛点,是供金行业里的参与者相信不对称,这是一个低效生产环节,用小趋势的概念来解释呢,就是以一个第三方的身份介入到这些个交易场景中,提高信息的匹配度,所谓为行业带来提高效率的服务。供金是一定体量企业在一定政策背景下的趋势,因为这是一块未被严格管控的区域,我们希望抓住的小趋势是撮合信息,一方面是让供金这种玩法在西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进而培育市场的接受度,另一方面自身可以作为某家落地公司的市场部,暗戳戳地扩大业务规模。那么第一个问题,我们看到事实了嘛?至少目前看来是没有的,没有的原因就是缺乏了还原的步骤,在真实的市场中为什么信息是不对称的,后来发现其实市场参与者天生带有促成信息不对称的动力,一是企业之间的合作相对来说更稳定,所以天然会对陌生人采取怀疑的态度;二是企业之间需要信息壁垒来保证自身的安全性,或者说规避竞争。所以在真实世界里,这不是痛点,最多算是痒点。
接下来是非共识,用罗胖说的一个比喻非常打动我,就算是亲爹亲妈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觉得这是个怪物,当这个产品出来后不被市场认可就真的是个怪物。之前喜欢某位大佬的一句话,当时觉得很振奋,创业的机会就在于生产的低效环节,现在回想起来,关键词应该是机会,机会之处可以创业,但是有可能在当下的条件下并不能解决机会之处的问题。想法很快可以形成,大概也就是做一份PPT的时间,这层纱算是摸到了,但是这摸到的到底是纱呢还是防弹玻璃呢?需要后期的验证了,需要真正的实体去实现落地,这个实体可以解释为商业模式,简单来说怎么盈利,资源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打包后卖出去。这就是一个得拆解的问题了,第一是资源,什么样的资源能作为这个商业模式里的资源,从后往前的角度来定义,资源就是能撬动其他资源并实现盈利的东西,这里的关键就是算账,获得资源是有成本的,这是肯定的一件事,但盈利是一场终极考验,而且是一场不一定有结果的考验。这里就是风险,投入的成本与盈利的匹配关系。第二是何种方式,罗胖反复提到的做事的人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怪物到底要把它造成什么形状,那些战略要用什么战术来进行实现。这里就想提到一个叫奥卡姆剃刀定律,人一定会选择最简单地达到目标的路径,这个商业思维里天然定位是这个市场的第三者,那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原来可以选择直接交易的人要选择你来曲线救国呢?答案是效率,这也就遇上前面说的痒点了,这种效率并不是企业最渴望的东西。所以会发现出现了两个困局,痒点和落地
也许这是死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