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羽海的第25篇原创文章
前几年我去了一趟广西的朋友家,她家住着两层的别墅,比绝大多数人的家要大得多得多。然而,我并不觉得这栋别墅很舒适。一进门正对着旋转而上的楼梯,旁边堆放着饭店才有的圆桌、椅子,自行车和泡菜坛子也立在边上。我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不禁问自己,买这么大的房子真的能过得更好吗?
其实我北京的家也是这个样子。虽然没有别墅那么大的面积,但储藏的物品不少。我家里有四五个顶天立地的大柜子,房间的面积马上小了一圈儿,里面装的是多余的被褥、一年四季会穿和不会穿的衣服,今年年初北京周边放生过小范围地震,我真的后怕这些衣柜倒了给家人造成伤害。每次我想扔些东西时,我妈会跳着脚地过来说:“别扔啊!以后还用得上!”真是这样吗?那些东西过去3年被拿出来用的次数有10次吗?
北京的房价多贵啊?朝阳区的平均房价是一平米7万元,一百平米就是700万。除了人之外,什么东西值得放在这700万的房子里呢?大衣柜?不会再翻看的书籍?一年四季都穿不上的旧衣物和鞋子?包装盒?收纳盒?想不起来吃而过期的药品?如果家里还留着这些东西的话,就像开价值700万的超级跑车从来没有被开过超速罚单,体验和开现代没什么区别,浪费呀,还不如不买。怎样贵重的东西需要用700万的仓库(房子)来储藏呢?
我身边的朋友有家里买房的,也有租房住的。多数情况下,租房的人因为要频繁搬家而持有很少的物品;买房的人物品多得像搞批发。我经常反复审视身边的物品,到底什么才值得留下?我是能送的就送,能扔的就扔,只留下必要的物品。我们的父母辈购买那些为了“不时之需”的物品,不过是物质匮乏时代留下的烙印。一个由“万一用得到呢”构成的家,气氛一定是焦虑不安的,就像琐碎生活的映射。去掉这些“不时之需”,或许并没有想象中出现的那么多不便。
我明白说扔掉“不时之需”的物品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需要长时间练习,日常审视并扔掉不需要的物品也慢慢变成了我的习惯。这样一来“买房子就能过得更好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在买或不买了,而是取决房子的主人决定“放什么物品”和“放多少”。无论买或租,即使40平米大小,只要给人留出足够的空间,生活一样很幸福。
我心中一直对家具没有好感,如果可以,我一定会在有生之年干掉家里的所有家具,只放个白色的软垫子,坐着,躺着,剩下的空间我可以打滚儿,翻跟头,只要我喜欢。我又再一次想起了那位朋友家的自行车和泡菜坛子,那是我见过的最贵的自行车停车场,那是我吃过的最贵的泡菜。
2018年3月2日 - 墨尔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