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考分数出来了,刚过本科线,自己心里清楚报考志愿非常重要,考前考后分别去相关机构听课学习,了解如何报考、如何避雷等等信息。
分数出来后到专业报考机构做专业倾向测试,到研究脑科学的机构做潜意识职业倾向性测试,找在大学当老师的同学指导等等,听了很多人的意见。
报本科批次的时候,我和孩子一起选志愿,比较认真筛选学校所在的城市,排名,专业等等,也特别期待能被本科录取。
选大专院校的时候,孩子不管了让我自己看着报(感觉孩子有情绪),我刚开始选的原则是,有本科院校的大专院校,想着环境和学习氛围都会好些,学生的层次也更好些,听起来也好听点。
听说郑州铁路职业学院毕业就业率比较高,于是想第一个就他了,我自己选了有五六个学校和相应的专业,等着报考时间去填。
快到报专科批了,我心中一直不安,于是又去机构(找吴老师)帮着去选志愿,按照老师选的先后顺序,记下了,于是在系统中报名,报完后感觉专业顺序有点不合适,又在单位修改了一次,现在特别后悔为啥没把铁职放在后边,哪怕是第二或第三个。当时什么职业倾向性测试,专业倾向等等全都抛到脑后,有本科的专科学校也通通忘了。
没录取前,想着能被铁职录取就好了,一心想着好就业,早点把孩子送到工作岗位上自己就轻松了(不知道是不是近17年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孩子各种不想去学校,沟通不畅,感受不到孩子给我的亲情互动,我潜意识里想让孩子赶快参加工作,那样我就能歇歇了)。
录取后,孩子参加了文聪老师的女性成长课,院长的鬼谷智慧,实操班的课程,感觉孩子生命状态非常好,我们沟通顺畅了,还会帮我分析问题了,我感受到了孩子的快速成长和贴心,心中有点惭愧,为何报名完打出志愿没找有经验的人再审核一下呢?周边那么多的资源为何不去利用呢?
现在想想,自己又进入原来的行为模式里了,遇见事不想求助别人的帮助,孩子考的分数不太理想不好意思给别人说那么多(还是太情绪化了,遇事考虑不周,死要面子活受罪),有好多资源没有利用上。
现在孩子虽然没抱怨我,但我自己心里过不去,感觉对孩子报志愿的事还是不够深思熟虑、认真负责。
有时候想想文聪老师讲过,任何时候都不要批评指责自己那是能量最低的表现。
事已至此,不要再做无畏的自责,目前已经改变不了结果,那就先去报到吧,未来的路还很长,让孩子自己做主,争取有个美好的结果,相信孩子未来可期。
最后提醒自己,事前认真考虑,多争取别人意见,事中冷静判断,事后果断执行,听从命运安排。事在人为,一切皆有可能,只要自己不对自己失望,生活都是有希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