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重用贤才不计仇

作者: Mr_稻香老农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22:58 被阅读0次

2020高考作文同题征文


同学们:

我认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他们虽然以铁三角的关系把齐国挺举到“春秋五霸”之首,但我认为鲍叔荐拔贤才是在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贤才的基础上,才能完善他的贤惠的举贤让贤的美名佳誉的。而管仲得以尽展宏伟抱负,以致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业,也是离不开齐桓公能够对他不计前嫌宿隙,并且重用他的。因此,我认为齐桓公胸怀坦荡,他不对个人恩怨耿耿于怀,而是抛开自己私底下跟管仲的个人仇恨,从大局出发,见贤思齐,并重用管仲,才是齐国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如若不信,我们可以推演一下,假如齐桓公不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明君,而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卑鄙龌龊的小人,他断然不会拍板决定重用那个各为其主时用箭射伤他的管仲。而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那鲍叔就算能把稻草说成黄金地把管仲举荐到齐桓公同志面前,但齐桓公就是不听他的,就是不重用管仲,管仲的宏伟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机会,那齐国跻身上春秋五霸之首的宝座,只能是痴人说梦,也就是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历史上这样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汉高祖刘邦,我们可以把他当做齐桓公来看待,那举荐汉初三杰的智囊团,我们姑且把他们当做鲍叔,而最终被选上的汉初三杰,我们就当他们是那个管仲的化身。我们从而可以看出,正因为刘邦听信了智囊团的荐拔人才,所以萧何、张良和韩信才会被他所用,并让他夺取了天下。

因此,汉高祖刘邦才得以扬眉吐气:“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谈到反面的例子,那就是项羽了。项羽这人如果不刚愎自用,不听信嫉贤妒能的范增的谗言,而是刚见到投奔他的韩信,就重用韩信,那么凭他的骁勇善战,再加上韩信多多益善地帮他统兵打仗,就一定会让楚兵能打仗,而且打胜仗的。可惜的是世界上没有如果,项羽根本不学无术,并不懂得在他前边还有个见贤思齐知人善任的齐桓公,所以他注定斗不过胸有城府的刘邦。

相关文章

  • 齐桓公重用贤才不计仇

    2020高考作文同题征文 同学们: 我认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他们虽然以铁三角的关系把齐国挺举到“春秋五霸”之...

  • 贤哉,鲍叔

    齐桓公大量,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终于成九合诸侯;管仲奇才,披荆斩棘,助桓公成就霸业;鲍叔荐贤,唯才是举,不避仇亲,...

  • 17/09读先秦史已有半月,印象深刻的人物是齐桓公和管仲

    齐桓公知人善任,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的政治才能,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是个⾮常忠⼼的⼈,即使是到了临终之际他还...

  • 管仲是谋害齐桓公的“凶手”

    说到管仲,我们知道他是辅佐齐桓公的贤臣,齐桓公为了重用他不惜冰释前嫌录用他,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管仲为了齐桓公可...

  • 真实的人性,齐桓公的人生悲剧

    齐桓公姜小白由于重用管仲、鲍叔牙等一批贤明大臣,春秋时期称霸天下四十年。 有此业绩,齐桓公渐渐骄纵起来,到了晚年更...

  • 放下才是拾起

    春秋时期,公子小白被管仲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才得以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齐桓公不计个...

  • 齐桓公的悲惨结局不是被管仲说中的,而是被这个人早就预言了

    我们都知道春秋时代的齐桓公是先秦的五霸之首,他因为重用了管鲍,也就是管仲。才能称霸春秋。 可是称霸春秋的齐桓公既然...

  • 管仲何以为贤才

    管仲何以为贤才(小鱼儿) 乱世刚刚结束,巍峨的宫殿间,管仲走在白玉石阶上,心里一阵阵紧张。虽说齐桓公...

  • 管仲得遇鲍叔牙,此生值得

    高考作文出来了,就鲍叔牙举荐管仲,齐桓公放下“一剑之仇”而后管仲辅助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这个故事,讲讲对哪个人物感触...

  • 齐桓公事后思考

    齐桓公一世英名,却落得死后无人收拾的下场,这充分说明用人的重大关系:听鲍叔牙的话,重用管仲,成就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齐桓公重用贤才不计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sq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