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出生于1883年,是奥地利的小说家。我慕卡夫卡之名,读了他的代表作《变形记》,然而读后却一度非常失望,人怎么可能变成甲壳虫呢?岂不是有点荒诞?刚开始读的时候以为这或许是个梦吧,最后可能梦醒了,然后再珍惜这眼前美好的生活。我不禁为自己的俗套想法囧了一下,要是当年卡夫卡用了这种情节设计,恐怕也成就不了流传至今的著作。那么,这篇著作凭什么定位为卡夫卡的“天才之作”呢?又为什么在百年之后仍有读者在读呢?它盛行百年不衰的理由是什么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再次怀着对卡夫卡的崇拜之情,对《变形记》进行了深阅读。原来,匆匆瞭过之后的浅阅读无法理解作品,更悟不到隐藏在文字中的真理,要想读透一部作品,必须要完成一次走心的深阅读,不仅要读,还要思考。
《变形记》的故事非常简单,没有云山雾绕的复杂情节,就是主人公格里高尔在某天早晨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壳虫,然后经历了无比痛苦的心理历程,家人对他的态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最后格里高尔在孤寂中死去。试想,在我们读过的著作中,很少有这样简单的情节,甚至里面的人物就那么零星几个。以简单的情节取胜,这是卡夫卡的高人之处。
《变形记》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占了很大的比重,格里高尔在变形后内心世界经历了无比的凄苦,他虽然外形变成了甲壳虫,但还保留着人的情感,有着正常人的思维与意识,他的惊慌、他的忧郁、他的焦虑、他的自责、他的孤寂、他的绝望都被卡夫卡用文字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大笔墨的心理刻画犹如根根锋芒刺痛人的内心。卡夫卡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展示出这种文字的力量?这种入木三分的心理描写又是卡夫卡的越人之处。
卡夫卡采用了“想象与真实”的绝妙组合,用荒诞的想象来告诉我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现实。我们明明知道人变成甲壳虫是不可能的,却还全然认可卡夫卡带给我们的真实,这又是他的另一个过人之处。
这虽然是个大胆的设想,但是却触探到了生活的本原。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变形”,卡夫卡只不过用甲壳虫的躯体来承载了生活中的所有变数,当一个人由善良变为邪恶、由健康变为重病、由遵章守纪变为道德滑坡、由生变为死……这些变化都是“变形”中的一种表现,当“变化”来临时,我们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生存状态与生活质量也将受到影响。
当格里高尔的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变化时,这是作品中一个悲观点,我甚至还想俗套地设想哪怕格里高尔变成了虫子,家人应该仍然爱他,应该还是要对他好,而不是日渐冷漠把他当成累赘。总觉得卡夫卡太无情,他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在刻画人物时一点也不手软,这几乎让我心生出些许怨气来,为什么非要揭露得那么彻底,为什么非到触探到生活的最本原?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苍白无力并且残酷,当你本身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抗击灾难时,只有屈服。生活有时候来得或许太惨烈,惨烈到不忍直视,但是你却无法逃避,不仅要面对,还要接纳。
审视当前的生活,我们要努力减少生活中反方向的“变形”,如果不幸遭遇了“变形”,要减少“变形”带来的冲击与影响,我们期待有更多美好的“变形”,邪恶变成善良、疾病变成健康……把一切的不美好,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变形”,但唯独有一样变不回去,生可以变成死,死却无法变成生。四季可以转回,而人生却不能重来。人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正如人们常说的,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所以,我们要过好当下的日子,且行且珍惜。
《变形记》中的结局虽然主人公死了,但是方向还是充满了美好。格里高尔的父母和妹妹收拾好了心情,开始了一家三口的旅游,并打算为女儿寻觅一桩亲事,展望着美好前景。自然界里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也是一样,有人生老病死,生活却仍然要继续。
时间的累积,让我渐渐喜欢上了《变形记》,以至于把这本书放在手边,可以随手一翻,读读里面描写心理变化的段落,慢慢渗透对人物的理解与感悟。是的,它之所以在100年之后仍然被人捧读,原来里面隐藏了太多深刻的哲理。
向100年之前的《变形记》致敬,向100年之前的卡夫卡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