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无忧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也捍卫他的“不分享权”

学无忧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也捍卫他的“不分享权”

作者: 学无忧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0:24 被阅读0次

    分享?不分享?到底该如何分享?关于分享的各种困扰,历来是让爸爸妈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你看,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宝贝玩具“招摇过市”时,总不免会被别的小朋友 “强行分享”;而当自己看到别人家的好玩之物时,也总会恋恋不舍、虎视眈眈。

    站在一旁的父母呢,每次遇到这样棘手的情形,大多都会一边手忙脚乱地把孩子支开,一边感叹自己黔驴技穷。

    究竟该怎样看待孩子总是被抢玩具或抢别人的玩具呢?怎样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好习惯?关于孩子的“分享”行为,我们的认识里有没有误区呢?

    No1. 自我意识发展≠自私

    一般情况下,孩子们爱抢玩具的时间段是在两三岁以后,一直到整个学前期都会存在。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模仿。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别人做什么事,他也要做什么事,别人不做的时候,他也不做。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我”、“我的”一类的词汇经常会从他们口中出现,所有的东西都想占有的欲望,显著增强。

    所以,千万不能给孩子这种正常的心理发展贴上“自私”、“霸道”的标签。承认并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才能正确看待他们关于分享的种种“不合理”行为。

    No2. 分享意识≠分享行为

    很多家长的一个困惑是,明明已经无数次告诉孩子要学会分享,为什么孩子还是又哭又闹地做不到?这里就要给爸爸妈妈们澄清一个观念,孩子有了分享的意识,并不一定就会产生分享的行为,因为此时的孩子还处在“知行不统一”的阶段。

    对此,父母可以适当引导,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必须怎么做”,千万不要指望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很慷慨。此外,好习惯的养成其实大多数都是从父母自己开始的,父母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给孩子树立分享的榜样。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孩子脑海里关于“分享”的观念,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后续的分享行为。

    No3. 让孩子自己解决≠放任不管

    当真的看到孩子们因为一个玩具争抢得不可开交时,作为大人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不应该干预呢?我们成人的干预,无论结果怎么样,大多是不利于孩子的习惯或能力的培养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面对这样的情境:他必然会遇到与朋友、同伴争抢某个东西的状况。这时,我们要相信孩子们自己的智慧,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要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办法。而在此时,父母的无为胜过有为,除非孩子们打起来。

    看看孩子们会怎么解决?可能是一方赢、一方输,那输的一方就要接受;可能是两个小朋友协商后就一起玩了;也可能是我先玩一会儿你再玩一会儿……无论怎么样,孩子们最终总会有自己的处理方法。

    No4. 退让≠谦让

    和不爱分享的孩子相反,有一些孩子好像特别大方,任何时候都在分享。此时父母就需要明辨,孩子是“真谦让”,还是“假分享”。谦让是指谦虚地礼让,比如:把我的东西给你,可以让你高兴,而我并没有不高兴,而且因为我帮助了你,我也感觉很高兴。

    而退让是什么呢?打个比方:明明我自己需要,我自己很想要,但出于种种原因——比如可能会惹大人不高兴,那我还是让给你吧,其实我很不情愿哦。

    如果孩子是退让,也就是“假分享”,那捍卫孩子的“不分享权”,就比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更重要了。

    以上关于分享的4个不等式,有木有帮你Get到培养分享好习惯的要诀?帮孩子建立终生受益的好习惯,爸爸妈妈们,快快行动起来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无忧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也捍卫他的“不分享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tg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