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一本名家50岁之后写的文散集。我也才知道,他已经75 岁了。我读他算是比较早的,在中学时代和中学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刚读他时心里就认为他是海外华人学者或者是海外学成归来的大家,其文章深思哲理、观点振聋发聩,我当时就想,他可以成为一代宗师级的大家。后来知道,先生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生活于广西、海南、北京,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公职于社科院。那时的先生,正当壮年,四十多岁,正是做学问的黄金年龄,有些文章却有些豪气干云的气质!再后来,我也不读书了,好似先生也不知道干么去了,好似中国这段也不需要哲学家的!
今夜读他的文章,突然,感觉,他老了!似乎每个人都有江郎才尽的时候,更不用说,中国这段是不需要哲学家的!他的文才看起来好似也很一般!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其实擅长写哲理的文章,哲理之外的散文他写的没那么好的!30.多年过去了,先生也没有成为一代宗师级的思想家,我想,这是时代的原因,先生没有遇到一个如民国一样动荡革新的时代,先生要生在民国,中国一定又多了一个所谓的大师!
先生说人的精神和诗意!他把这看的很重!我也写诗的,但我却认同一位当代政治家的诗句~仰望星空,脚踏大地。人类没有物质和生命思想就随之消失!物质是基础!看来理想家永远是不如实干家的!
先生有一点我却特别赞同和欣赏!先生是上海人,北京求学,广西、海南工作,后在北京生活。是他如不少走出上海的精英一样,深深的看到了上海的一些劣根性,先生更特别,他甚至不愿意说自己是上海人!让人感觉说自己是上海人很丢人的感觉!这和很多上海人盲目自豪和排外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我想起另一位生于河南的大家,他的父母都是江南人,爷爷也是江南人,还做过上海市的中层领导。他完全可以按籍贯的规定说自己是浙江人!但他却写文说~我是河南人!因为他父母工作到河南他生在河南!
不以其好而偏爱之,不以其差而远之!这两位大家对家乡的心态表现出中国不同文化人应有的风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