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权者感慨:“两个拉拉互加微信,多数时候能聊得火热;两个女权者互加微信,多数时候聊三、五句就冷场了。”有人问:“两个女权者聊天怎么会冷场?一起骂男人啊!”我心想:“一看就是女权初级选手!跟这种初级选手确实啥都没法聊。”我已经修炼到很难生气的境界了,没有骂男人的需求。倒是有两个比较有经验的女权者说了很有道理的话,一个说:“女权者要聊得来,除了女权之外还要看别的。”另一个说:“女权就像一座教堂,大家聚在里面唱唱歌,唱完之后各过各的。”

我的看法是,就像世界上所有专业的芭蕾舞演员接受是大同小异的训练,但也不是在世界上随机挑四个专业芭蕾舞演员都能跳《四小天鹅》,世界上所有让人偶然汇集在一起的思想莫不如此。更何况人们接触女权的媒介不一样,有的人是微博,再早一点就是贴吧、豆瓣,如果是天涯,那就是十年以上选手了,再早的是自办论坛,那就是二十年选手了。就算都是在微博上接触女权,每个博主说的也都不一样。

我是一个女权七年选手,我发现女权者们真的很抠细节。当被问到“女权是什么”的时候,一般性的回答是“男女平等”,就连这都有人抠细节说:“是女男平等!”她们带着这样的精神,一轮一轮地“掐架”。我觉得抠细节不是坏事,坏就坏在网络是个不适合抠细节的地方,你昨天努力让人改口说“女男平等”,有三百人认同你了;今天你有了新粉丝,她又不知道你昨天说了什么,还继续说“男女平等”,你崩不崩溃?想开了就不崩溃了,想不开就……

每个女权者的人生经历都不一样。有的人从小是乖乖女,一路重点学校上着,毕业被催婚,觉得很迷茫,接触了女权之后觉得:“我不就是被当成‘面子’养了么!老娘不陪了!”还有的人从小“骨骼清奇”,一路普通学校上着,不知从何时起学会并熟练掌握了“撩弟大法”,在和男人玩了好几轮“爱情游戏”之后,偶然发现:“诶?女权思想和我的一直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诶!”

如果这两种人互加微信,那恐怕一时半会儿聊不来,乖乖女甚至不相信擅长“爱情游戏”的女人也会迷茫。其实“撩弟能手”们也会迷茫,也有过“爱情让人痛苦,爱情让人窒息”的琼瑶剧阶段(我很喜欢琼瑶,不要趁机给我“断腿警告”——你看,你又不明白我一个女权七年选手为啥会喜欢琼瑶了吧?),女权给她们的启示是:“让我痛苦的关系算什么爱情?对我有好处的才叫爱情!以前还想勾搭个高帅富结婚,现在?结婚是不会结婚的,这辈子都不会结婚的。”

目睹了无数轮令参与者和围观者都很崩溃的掐架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你不要以女权为核心建立三观,女权还远远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点,女权只是人类文明的及格线。如果你关注女权后有被拯救的感觉,那只能说明当下的人类文明不及格。我围观过一轮关于“要不要让女儿主学艺术”的掐架,有的人觉得:“对女孩子来说,学生时期最重要的主科,毕业后最重要的是赚钱,艺术一不是主科,二赚钱困难,浪费女儿时间!”反方选手认为:“如果女儿在主科上就是没天赋,艺术天赋碾压常人,那为什么在主科上浪费时间?也许赚钱困难,然而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要以金钱为导向。”你看,在作为女权者之前,你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或者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就算你想以女权为核心建立三观,你也做不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