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枫社
第九十四章 辽东大捷、辅臣之任

第九十四章 辽东大捷、辅臣之任

作者: 执戟良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0-15 17:57 被阅读0次

    太尉司马懿率领着四万大军,浩浩荡荡以雷霆之速北上,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在六月间抵达了辽东。

  幽州刺史毌丘俭也率领幽州本部兵马数万,与司马懿会师于辽东。

  公孙渊急忙派遣将军卑衍、杨祚等率燕军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城,在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进行严密防守。

  魏军进一步逼近到了辽隧,公孙渊命令卑衍率军逆战。

  司马懿派胡遵与之对阵,卑衍大败。

  然后司马懿又派军突破了卑衍的围堑,引兵向东南进发,紧接着突然调头东北,做出直趋辽东首县襄平的姿态。

  卑衍等惟恐襄平没有守军,连夜赶往襄平增援。

  司马懿于是又领兵直奔辽隧城下,挖好壕沟准备围城。正巧当时连日大雨,三十多日不停,辽水暴涨,司马懿的运输船刚好可以从辽口直驶到辽隧城下。

  但是即便如此,魏军一时也无法与辽东燕军决战。

  于是洛阳城中,便有大臣劝曹叡说:“渊未可卒破,宜诏太尉还。”

  曹叡并没有听信这些话,他只对那些没有信心的大臣们说了一句话:“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曹叡虽然不完全信任司马懿的忠诚,可是他却完全信任司马懿的能力。

  不久之后,辽东大雨停了。

  司马懿立即在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直向城中投石。

  魏军围城,将辽隧围的水泄不通。

  公孙渊的部队终于开始慌了。

  城中粮食吃完了以后,燕军中便发生了人吃人的惨状,死者不计其数。

  燕将杨祚等觉得大势已去,因此率部出城投降了司马懿。

  八月的一天晚上,一颗长约十丈的大流星,从首山的东北面坠入襄平城的东南面。

  壬午,襄平溃,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在流星坠地的地方,杀死了公孙渊父子。

  辽隧城被攻破,司马懿入城后,开始屠城。

  他诛杀了“燕国”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余人,但凡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无一幸免,司马懿还筑起了一座“京观”。

  所谓“京观”,便是将屠城后杀死的军民尸体堆积成一座小山,以震慑人心。

  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皆平。

  另外,司马懿让那些早年迁居辽东的中原人悉数南迁,原本人口还算富饶的辽东,经司马懿屠杀迁徙之后,几近千里无人烟。

  自汉时起,从公孙度到公孙渊,这三代人励精图治,一度使得辽东成为了一个汉文化精英们向往的地方,很多人躲避战乱往辽东去,包括管宁、王烈、邴原这些名士,都曾到辽东去避居,他们还曾在辽东教化地方,因此辽东之民多已与中原人饮食文化无异。

  而现在,这片曾经远离战乱的乐土,由于公孙渊的野心与司马懿的残忍而变成了无间地狱。

  自此之后,汉人对于辽东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开始削弱,于是乎才有了后来鲜卑人的崛起和入主中原。

  大战,终于结束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冬天。

  辽东的天寒地冻,使得好多自帝都而来、没有御寒衣物的将士们难以忍受。

  将军胡遵不忍见刚刚打完仗的将士们受苦,因此来到了太尉司马懿的帅帐。

  “太尉,听说公孙渊的辽东府库中,藏有许多过冬的短袄,可否先行将这些短袄发放下去,好让将士们御寒?”

  司马懿手中抱着暖炉,紧了紧身上的狐皮裘,慢悠悠的说道:“此乃国家公物,老夫怎能擅作主张?传令三军,立刻南下,班师回朝!”

  胡遵一愣,旋即有些失望的走出了帐门。

  不少原本正要凯旋而归的将士,就这样裹着身上冰凉的甲胄,冻死在了这北方苦寒之地。

  北风呜咽,似是在哭诉着什么。

  ――

  十二月,乙丑日。

  曹叡的病情加重了。几日后,他急忙立郭氏为皇后,命她为诸皇子之母后,好好照看扶养齐王曹芳和秦王曹询两个皇子。

  帝都洛阳,依旧嘈杂、热闹、而繁华。

  二十四坊、三大闹市内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城内,金碧辉煌的宫中,嘉福殿内,孤寂的帝王躺在病榻之上安睡。

  他苍白的脸色之中,竟透着一丝安详。

  “陛下。”侍者进殿道:“燕王殿下、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已至殿外。”

  曹叡缓慢的睁开了眼睛,他并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侍者会意,高声喊道:“传燕王等觐见!”

  “臣等叩见陛下!”燕王曹宇等五人进入嘉福殿,跪地而拜。

  “彭祖『燕王曹宇之字』……”曹叡吃力的开口说道:“你们终于来了……”

  曹叡缓缓睁眼,看着眼前这个只比自己大了几岁的燕王叔曹宇。从儿时起,他便与这位叔父关系很好,他从来不曾唤过曹宇王叔,而是一直称呼他的字,把他当做兄弟一样看待。

  “元仲……”一向性格温和而重情义的曹宇,见到眼前奄奄一息的儿时玩伴,不禁泪流满面,他一把握住了皇帝冰凉销瘦的双手。

  “彭祖……你知道吗……”曹叡苍白的脸上,此刻满是笑容:“这些时日,朕总是梦见你……昭伯和长思……,梦见咱们几个小时候的事情……,只可惜,朕无法……再与你们一起走下去了……”

  “陛下……”曹宇涕泪纵横,几乎哭泣着说道:“你会好起来的,这天下,还需要你……”

  曹叡轻轻摇了摇头,猛烈的咳嗽着:“来人,咳咳咳……宣旨……,咳咳……”

  侍立一旁的侍者取出曹叡事先写好的诏书,朗声读道:“诏曰:燕王曹宇才德兼备,性淑温良,今封其位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一同辅政,钦此!”

  虽然帝国向来没有宗室藩王辅政先例,但曹叡没来由的,总是会想起高堂隆的临终遗言。

  燕王曹宇乃是皇室亲贵,曹爽、曹肇二人乃是宗室远支,此三人一直以来也与自己情同兄弟;而夏侯霸之子夏侯献,武帝义子秦朗,皆是自己亲信,执掌禁军多年,也绝对值得信任。

  他决定试一试,试着让曹氏宗族去压制那些外姓鹰扬之臣。

  洛阳宫城,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多了几分孤寂的苍凉之美。

  ――

  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二人自嘉福殿探望曹叡之后,在殿外看到了领军将军夏侯献与屯骑校尉曹肇二人。

  殿外的大树旁,有一只锦鸡扇翅腾飞而上,登上了树梢。

  夏侯献与曹肇二人望着那树枝顶端的鸡,没来由的想起了如今身居帝国高位而与外臣暗通曲款的刘放孙资二人。

  夏侯献心中忿忿不平,他以手戟指树上锦鸡说道:“长平侯,你看此锦鸡,像不像那两个陛下身边的虫豸。”

  曹肇抬头望向天空,回答道:“德不称位,必有余秧,看他们还能得意几天!”

  刘放、孙资二人目睹了这一幕,面面相觑。

  他们想:一定不能让这几个人继续成为辅政大臣!

第九十四章 辽东大捷、辅臣之任

相关文章

  • 第九十四章 辽东大捷、辅臣之任

    太尉司马懿率领着四万大军,浩浩荡荡以雷霆之速北上,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在六月间抵达了辽东。 幽州刺史毌丘俭也率领...

  • 「碎语杂记」正确至上还是利益至上

    继续遛弯,继续《张居正》,听的是张居正处置辽东大捷杀降冒功的故事,对张首辅又增加了几分敬佩。老实说,虽然张居正对明...

  • 一城一江湖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一五九一。 汤显祖在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的任上,上了一篇《论辅臣科臣疏》,严词弹劾首辅申时行和科臣...

  • 读书笔记(21)

    刘应秋:辅臣者,天子之所与托腹心者也。辅臣先蒙蔽,何责庶僚。故今日敌情有按而臣疏而督抚不以闻者,有督抚闻而枢臣不以...

  • 坤(臣辅之业)

    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元:容灵宜物之境。亨:包容...

  • 题文友邓安志书法“孙子兵法” 长卷

    夫用兵之道,犹书之妙。满盘珠玉,谋公之调,主帅之位,臣辅之要,佐视青龙,白虎右兆,引榜首之锦华...

  • 男儿到死心如铁 - 95 江山如画

    目录|第九十四章 载弄之璋 第九十五章 江山如画 秋日高爽,轻薄的流云飘过紫宸殿屋脊的鸱吻,落下几分若有若无的影子...

  • 诗歌分享14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

  • 无奈,生活的常态

    ——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悟(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

  • 《〈三国志〉故事新编》199:《季汉辅臣赞》中的人物故事

    《季汉辅臣赞》中的 人物故事 241年,杨戏写成《季汉辅臣赞》,其中所称赞的人物,大部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九十四章 辽东大捷、辅臣之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as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