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跟孩子之间的语言及行为在心理学上都有迹可循。今天先分享4个心理学效应如下:
1.祖母效应
Jonathan的奶奶有一个习惯,每每在Jonathan不吃饭的时候,各种威逼利诱哄骗。
例如,最近经常会这样说:
快点吃饭,吃过了带你去找文文。
过来吃饭,吃好了给你买糖吃。
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去Sm玩。
...
在小区里也会经常听到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说这样的话:
咱们不玩了,回家看小猪佩奇。
宝宝,你把玩具收拾好,等下带你去商店买好吃的。
悠悠,先喝两口水吧,喝两口等下会有奖励...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像这种先让孩子做一些不怎么喜欢的事,然后再提供一些喜欢的事物做为奖赏称为祖母效应。因为由普雷马克最早提出,所以也称为普雷马克原理。
这一心理学效应在育儿中几乎人人都用,因为确实很好用。因为先干一件事,后面有极大的诱惑。一般孩子都经不起这样的诱惑,所以就乖乖的就范干了前面的事。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它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即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有后面的奖励才选择做前面的一件不愿意做的事。如果没有后面的选择,孩子很大可能不会做前面的事。这种外在的外驱力推动着孩子做事情,从而使孩子渐渐失去了内在的驱动力。
2.贴标签效应
曾听一位位姐姐说了一段她同学的故事。
她有位同学五十岁了,还没嫁人。她的那位同学学生时期学习中上等,绘画突出,写字漂亮。父母离婚,她和母亲同住。母亲隔三差五的数落女儿又笨又蠢,天天骂她是个没用、没出息的赔钱货。渐渐的,那个女儿常常觉得耳边嗡嗡地响,靡靡之音都像是在说她的蠢笨傻,最终没法在学校学习导致辍学在家。这让她的母亲更加歇斯底里。一年,二年,三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的女儿变得神神叨叨、疯疯癫癫的了。
一语成畿。
生活中,成人极易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笨蛋、忘事大王、坏孩子、蠢的像猪...
更可怕的是这些标签最后成了真。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贴标签效应”。
“贴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
父母随随便便给孩子贴的标签,会像烙印般嵌积在孩子的内心,直到孩子真正变成标签所说的那样。
成人夸奖孩子聪明,他们长大不一定就聪明,但你要骂一个孩子笨蛋,他长大就真的会笨给你看。
3.德西效应
我看过很多父母用金钱、物质奖励孩子学习或做事情。
比如身边有位父亲,他的儿子宣宣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每次考试前,他的父亲都会告诉孩子,考第一名奖励一百元,第二名五十元...最后孩子每次考试前都会和爸爸讨价还价。把金钱做奖励,孩子的乐趣侧重点就改变了,这样会一点点的消减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窗前踢铁桶玩闹,吵的老人没法好好休息。一连几天这样,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出来满脸微笑着,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这个故事充分的说明了德西效应在教育上的内涵:当个体或一群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降低这个活动对他内外的吸引力。
所以,当孩子在某件事上,已经有了内外的兴趣,就不要拿物质来奖励,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4.超限效应
朋友圈里看过一个视频: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去挖别人家的红薯,被一个中年女人逮住了。她用手机给拍了下来,又叽里呱啦的说:老师是怎么教你的,这么小就偷东西,长大了还得了...还要发给他老师看。
那个小男孩畏缩在一旁,那个村妇喋喋不休。小男孩受不了刺激捂住了耳朵...
生活中,当我们面对一个几岁的孩子,喋喋不休的讲道理时,其实他能听进去的很少。而且刺激过多还会引起他的反感。
比如有一天,孩子连续把两瓶牛奶都弄洒了,我一时火冒三丈,噼里啪啦的一番说教,他看着我还不止的样子大叫了起来...
像这种过多的,或过强或时间过久的语言及情绪刺激,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叫做超限效应。
苦口婆心或唐僧般念经,只会让孩子想逃离现场。
身教永远胜于言传!
育儿的路上,任重道远。希望我们都成为更好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