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

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

作者: 玫兰妮 | 来源:发表于2020-08-19 22:11 被阅读0次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取舍,很多老师都觉得自己心中有一杆秤。但是,这杆秤是否标准,却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衡量尺度。哪些该教,哪些不该教呢?读了董老师的《〈背影〉教学案例》,我心中豁然开朗。

    《背影》是一篇经典之作,网上的公开课等资源很多,关于这篇文章的解读也很多,怎样才能有所突破呢?董老师把着力点放到了学情上,通过课前调研彻底清楚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弄懂和预习后就可以弄懂的,哪些是学生如果没有教师或资料的帮助就永远也无法弄懂的。

    上课之后,董老师问学生本文写了什么主题,学生不加思索地就回答是“父爱”。很显然,这个答案是学生“贴标签”的结果,因此,董老师并不满意,就向学生问了三个问题,要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文章有一条分界线分开了回忆与现在两个部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为什么文章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

        3.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不是其他像外貌和体态或品德之类呢?

      这三个问题,任何资料书上都没有,学生没有了资料的依靠,都傻了眼,只能埋头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董老师就要学生把课文的最后一段集体朗读一遍,学生还是没有发现,董老师就让他们再朗读一遍,直到他们发现为止。学生就这样朗读了三遍之后,终于开始举手回答了。

    像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紧贴文本而行,是让学生“用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

      当学生根据语言文字来得出这是表达“无私的父爱”的主旨的结论之后,董老师就出示了有关朱自清父子关系矛盾的文字资料,还有董老师自己对背影一文的解读,一并发给学生,让学生读完之后讨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借助于相关资源,通过充分的讨论之后,学生终于明白:父母总是爱自己的,但亲情也会经历风雨,甚至有可能是暴风骤雨,亲情也要经受时间和风雨的考验。当自己和父母之间有隔阂、有矛盾的时候,一定要坚信,亲情总会消融一切隔阂。

      这节课并没有把亲情无限的拔高,而是围绕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和父母有代沟、有隔阂的现实,让孩子对父爱和母爱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认识,让孩子对亲情有一个完整的人生体验,从而理解亲情也会经历风雨,也需要用相互宽容去呵护。我想,这样的情感熏陶,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帮助。

相关文章

  • 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取舍,很多老师都觉得自己心中有一杆秤。但是,这杆秤是否标准,却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衡量尺度。哪...

  • 只说不教

    4月2日 任务完成情况 ①6:00起床√ ②每天看书30分享做笔记。√ ③听英语30min,教资30min 练...

  • 教?不教?

    这些年一直在提课程改革,教育也的确是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怎样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怎样进行改革,似乎变成了我们亟待要...

  • 已教

    数字 1-20 方位 颜色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indigo 晨圈律动 Go...

  • 每日一分钟学会<<三字经>>(六)

    <一>原文: 养不教,父子过。 教不严,师之惰。 <二>三字经七言识记: 只养不教养不教, 父亲过错父之过。 教不...

  •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一是乐教,二是懂教,三是善教

  • 闭门自封

    因为他不懂 你得教给她啊 你不教他他永远不懂啊。

  • 不教是最好的教

    我自己写手帐已经三个年头了,今年是我最认真的一年,几乎每一天都有在好好的计划要做的事情,晚上再复盘一天的收获,也是...

  • 不教才是真正的教

    昨天由于孩子没按时完成作业,本来打算第二天得好好批评他,让他长记性。但睡了一觉起来,听了老师的课突然不生气了。...

  • 很多懂做的人,并不懂教

    今天参加了一个小小的知识分享比赛,难得一次露脸的视频演讲比赛。 稍微复盘一下。 01 听第一位参赛者演讲的时候,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fj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