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游记云南省游记
相爱烟雨间-彩云之南

相爱烟雨间-彩云之南

作者: 1164e755dd1b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10:07 被阅读98次

许久以前云南的美色就在我的世界里被朋友们口口相传,一直想要去西南的云贵高原走走,可由于工作、学习繁忙等诸多原因一直没有机会一睹为快。所以当媳妇问我这一次蜜月旅行要选那里好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的说出了彩云之南这个名字。

徐千雅曾在2005年演唱的歌曲《彩云之南》带给我们的感动让我们决定去寻找这个地方。

“彩云之南 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 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 人在路上。”

达成共识后,随即与媳妇准备了出行计划。我们打算用十天时间走完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些旅游胜地,细心体会一下传说中云贵高原山河的壮美与少数民族的独特风俗。

23日出发,先是火车、客车一路南行,然后伴随着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我和媳妇手牵着手,心连着心一起越过山海关、飞跃黄河、跨过川府之国,终于在弦窗外出现了晚霞下的滇池,夕阳中的昆明。湛蓝色的天空、雪白的云层,这座西南省会城市在我们眼前慢慢露出了山水相依的身影。

滇池、西山是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在飞机上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与现代的都市相互依偎,如同白首的夫妇在晚霞中望着自己孩子一般眼中满是慈爱。

一轮如同弯月的滇池环抱自己的爱人,西山卧美人的身子千百年来俯卧在滇池之畔注视着自己的爱郎,他们山水相依,又在秀丽的山水中孕育出一座现代都市。

云彩之上的金色太阳为飞机披上了一层华丽的金纱衣,彩云之南似乎在迎接她的客人。

我们的第一站是滇池畔的春城,因为云南地处高原,这里群山林立,大山中少有的平坦土地可以孕育出了一座座城市。

因为地形独特,所以当地人管这些可以种植粮食、建筑房屋的平原叫做坝子。

走下飞机呼一口潮湿的空气,只觉得十分的舒适。这里的高原气候为这里带来了南方少有的凉爽,四季鲜花盛开不负春城之名。昆明城中的翠湖公园,位于市区中的一座美丽的园林,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

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湖波楼阁,园内遍植柳树,湖内也有多种荷花,两道长堤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虽然这个季节还不到冬季,翠湖公园还不到最佳的观景时节,并没看到成千上万只北方飞来的红嘴鸥没有在翠湖湖水中嬉闹戏水,争抢食饵的情趣。

但是观鱼楼下无数的鲤鱼戏水争强游人投放的鱼饵,荷塘中数只野鸭游弋悠然自得,也甚是野趣十足。让人不虚此行。

午后乘车穿越市区,来到了滇池的海埂公园,从杨柳依依的岸堤,从碧波荡漾的湖水之上的游船里不同的角度遥望那座静卧的西山美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的俊俏,松柏的翠绿让人看的心旷神怡。

第二日本着省心的想法,在昆明报了一日游,选取的目的地是昆明热门的旅游景点石林和九乡溶洞。早晨冷风凌厉,客车在朝霞中出发,行驶两个小时候到达了彝族聚居地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分大石林和小石林,石林湖。蓝天如洗,微风轻拂。周总理南巡的时候提出这里无水有些遗憾,于是景区在这里修建了石林湖。岸边绿树环绕,怪石林立,也是一景;

湖中红色凉亭,玉立水中。俨然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从大石林的高处沿着蜿蜒的小道一路向下,穿过天然的一线天和半条洞窟,便到了“小石林”。

此时的石林不再是怪石林立,而是被罩上轻柔的阳光,晨曦灿烂为一座座石头罩上一层轻纱,布满着诗情画意。巨石立在绿草地强,点缀有不知名的小花,又有参天的古木,几情几景有机地融为一体,为满目的石林灰暗的色调增添了一抹亮彩。

为情所好,站在情人石面前的围栏处美美的留了一张新婚合影。两座石像如同一对相爱千万年的情人一般站立在一起,与白云绿地为伴,据导游说这里曾经是春晚的舞台。

走了数十步,绕过转运石,面前就是小石林内阿诗玛的化身石,她侧身站着,右手搭肩,背蒌里插着几朵花。

池塘与石像相合,映出一副漂亮的景色,更显得孤独。

传说阿诗玛是一个勤恳斑斓的姑娘,而阿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青年。一个黑心的财主看中了阿诗玛,抢走了她,阿黑又勇敢地夺回了阿诗玛。就在他们高欢快兴地回家时,财主勾搭凶神使河水俄然上涨,阿诗玛被水卷走,她再也没回来,酿成了斑斓的石头,守望着她的情人阿黑。

座山雕,望峰亭,小石林,情人石,猫和老鼠,吉祥三宝每一座石林都是各具特色,引人注意,集自然景秀于一处,实在是大自然的馈赠。石林虽硬,又有柔的一面,被历代游人赋予了无数的美好的寓意。这座石林就像人生,总有历经沧海桑田依然不变的坚毅恋爱,谁能不打动?

云南有一句俗语流传很广:地上看石林,地下游九乡。九乡之美则在于谷。

石林的美是鬼斧天工的美,秀丽江山的代表之作,而我们下午去的九乡溶洞,却是地下的奇幻世界。

进入九乡境内,这里有一句广告台词挂满了街道两侧,不吃麻鸭,枉来宜良。这样的美食宣言让我不禁对前面的旅途更加期待。

买好了门票,乘坐电梯一路向下,峡谷深处是一条从地脉深处延伸出来的地下河,这里叫做荫翠峡。

乘坐快艇,带着救生衣,沿河漂流。在强大的地下水流作用之下,形成九乡奇异、雄浑、壮观的喀斯特洞穴群和九乡荫翠峡。这样的自然奇幻景观造就了它巨大、奇特的溶洞系统。

河流两岸,悬崖峭壁,青苔遍布,树根纠缠扎入河流之中,河水撞击在石岸和树根上,发出阵阵响声。荫翠峡——因两岸植被繁盛荫蔽河道而得名“荫翠”,荫翠峡还有一个俗称叫情人谷,据说,情人谷是过去九乡彝族男女青年对唱情歌的地方。届时,男的在左岸,女的在右岸,对歌对到一起的,就从横在峡谷的树上跨过峡谷走到一起。

六亿年前的钟乳石溶洞--古河穿洞,我们离开峡谷,沿着石头栈道一路蜿蜒,穿过石洞进入了九乡的溶洞。河流到了这里被巨石一分为二成了著名的景点雌雄瀑布,气势浑厚两条瀑布由三十多米高的悬崖上飞瀑直下,振聋发聩。两条瀑布的水流如同两位浪漫的情侣藕断丝连。这里一路上五颜六色的彩灯照亮了黑暗的世界,钟乳石上的水珠在灯光下折射出各色光彩。百十米方圆的神田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石坝子截断了水势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池子。

当岩洞中的石阶一路向上,低矮的洞穴豁然开朗,一座巨大的石厅出现在旅人的面前。狮厅总面积有15000多平米,洞顶为一块巨大的岩石,无任何支撑,堪称奇迹。 电影《神话》里,成龙和金喜善在陵墓里飞来飞去的那一幕就是在此取景的。

正中石台上矗立着巨大的建筑物,正是奇石展览馆。洞外的天光如同从漏斗里泄出来的一样奇妙,却依然无法照亮这里的幽深。

第二站山海大理

崇圣寺三塔映谭,高居寺庙之巅的望海楼,远处一眼望去山水之间点点白色都是人家。如此美景东方古城实在是让人不虚此行。

大理古城南门,巨大的大理二字雕刻在石匾额之上,往来行人如织,街道两旁都是一家家各有特色的店铺。

现代的奶茶店,仿古的茶铺,还有非洲鼓,滇茶各色各样的店铺林林种种,无法一一道来。

夫子庙,石碑林,还有红军的指挥部,这些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物矗立在最为繁华的人民路上,这里是大理古城的核心地标。

往来的游客穿梭如鱼,路上的音乐酒吧内来自远方的歌手弹着吉他,唱着客人们最爱的歌曲。

这座城市里安逸繁华,商业与静谧奇异的融合,最不缺少的就是美食,米线,洱丝,酸辣鱼,黄焖鸡都是闻名遐迩的特色白族食物。

留恋在一座座碑林之中,我惊讶又欣喜的看到明朝三大才子杨慎的踪迹,这位历史名人他不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著述,为白族修史。

据说他每到一处,往往借咏边塞奇花异草,抒发政治热情。杨升庵作为正德,嘉靖两朝的文坛泰斗和学界领袖,从不间断37岁到72岁,长达35年在云南设馆讲学,游历考察,广收学生,孜孜不倦地写作和研究,出版了大量轰动一时的学术著作,使得当时中国的文坛中心一度出现南移的现象。再加上他百科全书型的知识结构和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强大性格感召力,使得云南各族人民在杨升庵之后形成了一股学习中原文化的巨大潮流。

这座古城不仅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普通白族的民居,林林种种有不少的客栈,这里常年阴云潮湿,洗过的衣服三天不干。

第二日,我们跟着旅游大巴一路沿着洱海公路行走,此行的目的地是蝴蝶泉。这里是白族的情人路,据说每年白族的节日青年男女的相亲会就在这里举行。虽然我们来的时候没有见到节日的盛况,但是也从导游口中得知一二,实在是让人心生艳羡。

白族女子十六岁成年,她们走在成排的潇湘竹林左侧。右侧的道路上是白族的男子,两排美丽的人儿一路前行,最后他们来到蝴蝶泉旁相互嬉笑,寻找自己的爱好的情人。

不过我猜测虽然竹林虽然茂密却挡不住白族少年的爱慕之心,她们一定会藏在竹林的一侧偷偷望着自己心爱的情人,深情款款。

对面的白族儿郎们发现女人的注视,一定会亮亮白族人最具特色的歌喉,为自己的英姿多一点魅力。

最后他们会心满意足的手牵着手祭拜蝴蝶泉,得到千年古树的祝福,最后两人从竹林中间的情人路上返回,如此浪漫的爱情让人羡慕不已。

蝴蝶泉泉水也许是因为爱情所以竟然是蓝色的,蝶恋花,一只只蝴蝶因为游客的到来已经不敢再这里徘徊,导致最后留下的只有一颗大树矗立在泉水之间,景色虽然还是很美,却总是让人心生遗憾。

喜洲古镇保留着最平静的白族的生活,清白传家的照壁,白色房子,白色服装,还有苍山雪花银打制银手镯作为女子成人和出嫁的礼物。当然还有炭火烘烤出小麦香甜味道的喜洲粑粑。一座小镇代表的是苍山洱海的风情。

下午从码头登船,我们可以乘坐游轮进行洱海游船,一路洱海烟波浩渺,一只只水鸟从船弦边飞过,引得游船上孩童奔跑欢呼。太阳懒洋洋的似乎要讲恋人的心都一起融化了,我们只想坐在船舷边上一起望着远处的苍山回忆曾经的好。

爱护洱海就是爱护白族人的后代,所以洱海岸边一间间曾经宾客盈门的海景房也因为生活污水流入洱海被政府关闭。毕竟留住青山绿水就是留住金山银山。

船行到中途在一座小岛上靠岸,这里是南诏风情岛,岛屿上不仅仅有白色摄影沙滩,绿色的山林带来的阴凉,还有白族人的本主文化,本主是白族人的文化信仰,区别于中原的佛道文化,各具特色,最后夏日的旭辉铺满游船,热情的白族人为原来的客人奉献了三道茶表演。

欢快的音乐,特色的民族服饰,还有靓丽英俊的白族儿女,甚至还邀请外乡人掐新娘。这是赐福气给白族一对新人所必须的仪式。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大理与丽江相互依存,称为云南西北的两颗旅游明珠。

两个小时的火车,一段又一段的隧道,穿过道道峡谷,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丽江。

阳光古城,石板路,木头房,民族店,这里的宁静和温暖比起大理古城少了一分商业的繁华,却多了几分文艺范。只是看了几眼就让人心生爱慕,不愧是21世纪无数文艺青年心中的文艺之都。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不急着在这座古城里漫步品尝精神食粮,而是选了阿妈的土鸡火锅过过口舌之上的享受。

当然另一个愿意也是这里的气候实在是太过于明媚,紫外线即使是最好的防嗮霜和太阳伞也是无济于事。

索性按耐住急迫的心情,选好了本地特色食物,细心品尝就是了。

不得不说这里土鸡火锅,腊排骨绝对是我来云南后最喜欢的特色食物。

简单的火锅,烹饪出食物本身的鲜味。这里特有的土鸡和腊排骨的肉质细腻,再配上一些秋雨后新长出的鲜蘑炖出来的汤汁鲜美让人大饱口福。

古城西侧的狮子山上的三层万古楼高屋建瓴可以俯视这座现代与历史的城市。抬头是白云和蓝天,向下却是石阶木屋还有来往如织的行人。

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叠嶂,不知名的鸟叫在万古楼下的花丛间啼鸣。

有人说昆明就是无数的大山中的一个平原,这里人叫做大坝子。那么丽江就是最有韵味的一座坝子。木府六重结构的土木建筑历经沧桑,仍旧是端庄到了极处,也难怪徐霞客说这里拟比王府。

到了丽江,不能不去酒吧一条街,据说这里是电影一米阳光的拍摄地。如今这里的年轻人穿梭期间,欢乐的气氛到了半夜更加的浓厚。

这个世界有两个,一个是你眼中的世界,一个是真实的世界。

大巴车走过一段段盘山路,沿着金沙江一路向着更高更远的高原行进。如果不是车轮在下,我更愿意相信这里是天堂。

当我们站在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间,望着金沙江在这里倾斜而下,江水万浒、气势磅礴,只叫人拍节赞叹不虚此行。

这里的世界真是远离尘嚣,那是真实而美丽的世界。

据说解放前有人在虎跳峡看到一只老虎从一块石头上跃起来往于两座雪山。所以当地人将这里的江心中的巨大石块叫做虎跳石。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老虎的勇猛实在是太配这里的壮美了。

香格里拉,外国作家笔下的世界,在藏语中意为“心中的日月。1997年,云南省对外宣布:香格里阿拉就在迪庆州的中甸县,不久之后,中甸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所以说世间的天堂是在康巴汉子的故乡被发现的。气势磅礴的雪山江河,五彩缤纷的湖泊草甸,浩如烟海的原始森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将最后的旅行地选择在这里,这里有普拉错国家5A级公园还有一座特殊意义的藏传佛教,松赞林寺。

这里的普拉措国家公园是属于神的世界,这里的属都湖万顷湖水碧波荡漾,湖水湛蓝如同蓝天,天水合一在这里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湖水畔湿地和高原的山岭相互交错分布,一颗颗宝贵的冷杉云杉等高山树林簇拥着这片世界。在这高原之上,竟有着这样一片高远、永恒、纯洁的圣境。。

天空无比湛蓝,天魁云彩似乎就在眼前,我们伸出手似乎可以碰触到天堂,在这片不属于红尘的世界里,他们的主人是一只只可爱的野鸭,爬上爬下的松鼠,在栈道边悠闲吃着草的黑色牦牛,还有那些憨态可掬黑色的藏香猪。

3650米的高原海拔十分容易产生高原反应,头晕、头疼的感觉始终伴随旅途,手中的氧气罐子也没有离开过鼻息。我们走了四公里的栈道后,终于在落日中回到了出发地。

乘坐藏族司机的小老婆,一辆豪华巴士,我们回到了迪庆藏族自治州,我们的导游为我们准备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藏民晚宴。

品尝鲜嫩的牦牛肉火锅,香甜的青稞酒,带着不太习惯味道的酥油茶。这些只在电视上见过的食物被一位一位漂亮的卓玛端上宴席。

穿着藏族服饰的豪爽的康巴汉子提着刀,呼喊着号子。藏族的老祖母盘着念珠为我们高歌一曲,还有酒量惊人的吐司老爷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为我们点燃宴会的火焰。在晚宴上我们的热情被康巴汉子的热情的舞蹈和现代的摇滚《社会摇》彻底点燃了。

再美味的青稞酒也会醉人,在热情的舞蹈也会疲惫,最后我们在不舍的卓玛相送下离开了这座木质结构的藏族土楼。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就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因为这首诗歌,我们选择了松赞林寺,或许说是这里吸引来我们的灵魂。据说在公元1674年,五世达赖奏请康熙皇帝批准后亲自选址指导修建并赐寺名“噶丹·松赞林”。这里是黄教第一寺庙。

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寺庙历史悠久,至今仍旧有活佛在此修行。传说寺址是达赖剌嘛占卜求神所定,神示曰:"林木深幽现清泉,天降金鹜嬉其间"所以游人进寺,会见到清泉淙淙,终年不涸,并能常见一对金鹬在寺院出双入对。

登上台阶之后,沿着顺时针方向绕过眼前气派的黄墙,进入广场即依次朝拜三座主殿:宗喀巴大殿、扎仓大殿和释迦摩尼大殿。这三座大殿大小规模不同,分别建立在不同的时期,但是每一座殿堂内都是藏族佛教的艺术殿堂。门口挂着黑底白画的巨幅布帘,象征僧俗界限。百年廊柱下是一幅幅唐卡壁画,佛教的金刚、护法还有那些佛主的画像栩栩如生,他们千百年受人香火,为迷茫的人讲述着佛教的故事。

左侧的宗喀巴大殿是松赞林第一座用金箔覆顶的大殿,在天光之下显得金光璀璨,因此得名“金瓦寺”。按照顺序,宗喀巴大殿应是朝圣者朝拜的第一座大殿。殿内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坐像,高达18米,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宗喀巴大像,有藏区“第一佛像”之称。

相传当年西藏佛教教派林立,僧纪废弛、寺院生活腐化,全无半点佛教的禅意,所以宗巴喀大师创立了黄教,倡导宗教改革,提出僧人严格持戒、 不事农作、独身不娶,并加强僧院制度管理。他的一生是传奇的,被佛教徒奉为佛祖的转世之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下这方面的资料。

走出大殿,我轻轻拨动千年的转轮,为我们的爱情许下一个诺言。登上松赞林寺,站在寺庙广场之上,远望寺庙前的马蹄形湖泊,拉姆央措湖面不大,但在藏区名声很大。因为这里有一个女人,一个特殊的女人。传说藏传佛教护法中唯一的女性金刚护法白登拉姆的寄魂湖。

这位女神是藏传佛教中的第一位女活佛,她能够打破封建观念的束缚,成为受人尊敬的活佛。她无疑是传奇的人物。湖心小岛是僧侣圆寂举行天葬前诵经的地方,岛上的玛尼堆,则遵循藏民传统,用写上经文、祈福过的石块堆砌而成。玛尼堆与远处高山上的平台相辅相成,那里专供寺院里的僧人圆寂后进行天葬。

天葬在藏民眼中是神圣的,也是他们最为向往的安息之地。我们对此不仅仅只有好奇,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这是一种来自自然,最后回馈自然的布施。这也是人的一生最后的布施。

一次旅行,一次洗礼,万里之路胜过万卷之书。我们的旅行只有短短的十四天时间,但是他带给我们的印记却是一生的铭记。相爱于烟雨间,相爱于山水间,更是相爱于心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爱烟雨间-彩云之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lp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