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夏季其实就会有有一种水果是频繁出现、但是这么多年真的没有好好关注过、那就是“桃”。
今年6月初,朋友从河南老家回到广东、带了一批桃子回来送给我尝尝,黄桃、油桃。
起初收到的时候,满满的感恩、因为这些都是一两千里大山里的山货才会有,朋友开了一千多里的车这份满满心意让我感动许久…以至于吃每一个桃的时候都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桃子在我的认知和定义里,一直觉得只有咱们湖北的水蜜桃最好吃、小时候家乡的池塘边就种了一颗桃树,长得特别好、后院里面也是许多许多颗爷爷亲手摘种的桃树….
现在回头想想、小时候自己还是很富足的、夏季有西瓜、桃子、橘子各种水果、放学回来想吃自己随手去摘一个、印象非常深的画是、桃子许多自然熟、自己掉下来,这一幕我永远记得…就在我房间的后面就有一颗。我的房间的后门打开就是正对后院、后院里有花、有桃树、还有许多的水仙花等等…..
小时候有桃吃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幸福的事情、总觉得这只不过是最平常的一件事情。后来桃树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爷爷都砍掉了、一颗也没有留下来…后来问爸爸、爸爸的解释说好像是长虫厉害这个原因。
长大后乃至出来社会工作再到结婚有孩子、其实对这个桃一直觉得外面的买的都是不甜的、所以一直不怎么去触碰这个桃。
直到6月初朋友从河南带回来的黄桃、软糯多汁、又特别的甜、一个接一个吃、一天吃了10个。食物里的那种拔地而起的感觉和自然而然的熟透还有一份空气里形成的通透…那一刻都凝结在我吃的每一个黄桃里…
固有的认知总觉得黄桃软绵绵的有啥好吃的、还是觉得咱们大湖北的那种水蜜桃、水分多、还脆脆的、那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桃子、这些嫁接品种也只不过是后来的洋货…
但是当我愿意敞开这份看见和感受时、原来世间还有这么好吃的桃….
以至于这一个多月我都沉浸在吃桃这个上面、看到桃子好看的喜欢的就买买买,买回来就一个品种一个品种试吃,然后再统计的记录一个口感、看看哪一种是最好吃的。
目前吃过的、黄金油桃、黄桃、鹰嘴桃、水蜜桃、蟠桃、黄金蟠桃、春雪桃、红不软、青州蜜。
按目前尝试过的桃、最喜欢的还是黄桃、以前黄桃是拿来做罐头、一方面它的口感适合、另一方面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储存更久,据文献记载:黄桃在三四千年前,在中国已经受到重视并人工栽培成功,到秦汉时代,黄桃已培育出各种重要品种,延续繁衍成今天的黄肉桃种群。
而我国种植黄桃的地区很多,但是真正出名的产地并不多。比较有名的主要是这几大产地的黄桃:安徽砀山黄桃,炎陵黄桃,山东蒙阴黄桃,潼南黄桃,嘉兴姚庄锦绣黄桃等等。
这些不同地区的黄桃上市的时间也前后不同,种植的地区、口感上也都有一些不同。
熟透的黄桃可以直接撕皮吃,果皮比纸还薄,一拉就脱落,直接大口大口的享受纯纯的果肉,满口蜜桃香甜味!
最近研究的桃子还分很多种,我所知道的几种都已经有记不住了。
从形状上来讲;扁的、圆的、尖头的。大的、小的、特大的。
从口感来讲;全软的、中底软的、脆的、闷的、酸、甜的、软糯的、酸甜的
从颜色来讲;血红色、粉红带黄、黄带丝红、黄金黄、青红、
从核心来讲;有黄核、有红心核、有容易脱落的、还会与果肉紧连着的、
表皮;有光滑发亮的油桃、有毛的还有短毛的。
1:黄金油桃,表面光滑发亮、黄中带微红。
口感;温润饱满、果肉紧实、软硬适中、甜中带点酸味,清爽。
2:黄金黄桃
产地;河南、山东、浙江、安徽
表面金黄色带点丝丝红、同时有毛。
皮薄多汁,肉质软糯香甜细腻、如同吸果冻一样、轻轻一咬满口蜜糖感,更适合冰着吃、沁心爽口。也可以在硬的时候吃、甘甜清香。
3:黄金蟠桃:
产地;山东、河北、北京
花朵形状犹如甜甜圈一样可爱精致。画面带毛、核与肉容易分离,并且水灵。皮薄外面稍微硬一点吃到里面就更加软一些了。
果肉脆中带软,口感比较丰富醇厚,味浓香溢、如同喝茶一样有几层不同风味。
4:软不红:
产地:湖北、陕西
果形大,毛绒短。
果肉白色细腻、脆甜酸可口,清香多汁
血桃:
产地;河南、河北、湖南
硬吃脆甜、软吃甜糯,原名是朱砂红桃,果皮里差不多3分之2都是红晕,成熟后基本核肉属于分离的。果肉跟果汁都是属于血红色、所以故名“中华血桃”
鹰嘴桃;
产地;广东、云南
果顶似鹰嘴,近椭圆形,缝合浅浅。果皮青色、果肉白色,脆爽、不离核,酸甜可口。
桃子的口感与酸甜度跟日照时间长短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天气的结合、还有气候与温差、季节的变化、包括土壤的土层、酸碱度、土质的疏松以及透气性。
其实我想记录这么多不是为了了解这么一点点的浅表来想要记录,更多的是一种过往的认知打开。以前眼里只有一种桃子、当我吃过更好的桃时、才发现原来还有更好吃的、也经由这个更棒的体验让我想要探索下去的欲望。也许人的味蕾即贪念又无法忠诚始终认为的和坚持的。因为看过节目更大的世界、吃过更美味的。所以总是念念不忘….
印象很深刻、前几年夏季正是荔枝熟的时间、婆婆经常会送一点黄皮过来给我尝尝,从吃第一个就差点酸到让我怀疑人生、当时还真的想、这么难吃的东西还有人说它好吃,有点不太明白,我是认为自己不怕酸的、但是见了这个东西不得不服,不紧酸还涩….有一种不理解青春的味道、即浓烈又酸涩….让人不敢往前、只能听听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所以对黄皮这个食物、基本是属于关闭的状态。
直到去年、偶然间一个朋友拉着我说一起去山里走走、开车路过一片黄皮树、她第一反应;哇塞….我要下去摘黄皮、那么大果、肯定超级好吃…
我第一反应心想、那个东西有啥好吃的,又酸又涩,关键长得也不好看、肉不多核倒是不少个…看她对黄皮的那种喜爱、垂延欲滴的表情、一边说眼里一边冒着金光……一脸没见过世面样子….
后面我在车上等她、她下午正好遇见黄皮大叔、我管这个种黄皮的庄稼….
买了两袋上车、鞋子一脱、腿脚一伸,一副洒脱的姿势开始了剥黄皮的时光..
我一边开车、她一边吃、时不时递给我一个、一开始我说不吃、这个不好吃、还一边说不买一边嫌弃…后面经过几次的软磨硬泡的样子、最后我还是小心翼翼的尝了一个、这一尝、就不可收拾、每次想到她带我吃黄皮的这个景象、总有一种自嘲的感觉。吃一个还想吃、丝毫她也从不在意我的拒绝、也从不在意我在她面前评论黄皮哪哪不好吃、在她的眼里这个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那一路我们开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两大袋就这样被我两一边抽风似的一边笑一边吃、一边在研究这个为什么好吃怎么选、还时不时翻翻我那曾经对黄皮敬而远之的印象…
后面回来我也买了一些,到今年的夏季我又陆陆续续买了不少吃。但也真的需要选,果越大越熟,其实口感会更好,而且肉也会更多,有的时候一颗果子里面的核就去掉了三分之二、一个里面有三四颗核都是属于正常。而且越是成熟的黄皮果黄色越深。黄皮的果肉看起来好像桂圆一样果,只是果肉不像桂圆荔枝一般晶莹剔透,而是带了点浑浊的感觉。
不仅品种饱满大个,而且味道变得香甜黄可口,而且吃起来黄皮子不会好处觉得甜腻哪种,微酸但又不会酸到涩口。就好像跟榴莲一样,对于黄皮果,喜欢的人很是喜欢,而不喜欢的人却是一颗也不吃的。但是比起闻起来臭臭的品种榴莲来说,黄皮果的气味却是香香甜甜,很是沁人心脾的。
而现在市场上还有无籽黄皮卖,这对吃货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
黄皮果是中国南方原产的水果,算起来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作为黄皮一种美味果不好吃的水果,而且属于药食两用的植物,实在是算得上芸香科的一株奇葩了。
可能在北方听到这个的就不多,黄皮这个名字也确实比较少走出广东。
回想起来、是什么让你愿意去尝试、我想不是糟糕和让你怀疑、而是真正的让你觉得好感觉、你才会想要探索、不管是我们的人也还,还是食物…
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属于趋利避害、回避那些不好的感受,对那些友好与好感觉自然而然的是敞开的。
你对一个事物还有反感是因为我们有过受伤有过不信任,所以你给它了一个定义,那不是事物的问题,是我们经历的还不够多,当我们接触和了解的更多之后,会发现你只是还没有遇到更合适更好的而已。
尝试与探索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生命的初期在于体验、到后面其实是一种打破、打破固有的认知、打破我们以为的以为、才能让更多的可能性和美好的事物进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