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描述了一位中年父亲,为了女儿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选择通过提升学历,来尽力拿到一线城市户籍的故事。
最后,到底能否成功拿到户籍,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位中年人为了目标排除万难的精神,还是感染了我。
很多人想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楼望着一百楼,觉得只可望而不可及。
他们想啊,这怎么爬啊,没有绳子梯子等爬楼工具;半路遇到刮风下雨怎么遮挡呢;掉下来谁救我呀;爬到一百层发现不过如此会不会后悔呢;太累了算了吧……
但这位中年父亲,几乎没有犹豫,便开始了风雨无阻的爬楼计划。从最简单的英语单词开始,扛住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嘲笑,生活的不易,哪怕失败重来,都要达成目标。
最终,他考上了研究生。
尽管未来仍然很难,但至少他爬到了50层,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自己能够爬到50层。
这让我想到自己,一直眼高手低。很多年前,很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考雅思或者托福,但总觉得目标太大,自己基础很差,一直没有行动。我从这位父亲的行动上找到了答案也看到了希望,毕竟,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只有行动,不断地行动,才能逐步缩小差距啊!
任何事情,都不要停留在想想而已的层面,要知行合一,要去行动。
我身边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的舅舅在36岁那年考博士。
第一年,失败;
第二年,失败;
第三年,失败;
第四次,考博成功!
那时,他已经40岁了。
考博期间,我舅舅经历的困难和精神折磨,我们无法想象。
他是一名医生,医院的工作非常忙碌,经常夜班,所以他的时间来自哪里?
备考过程,他从来没有给我们透露过消息。
以至于考上博士后,还闹出一场笑话。
有次,我爸爸和他通电话,问他最近在忙什么?他随口说了一句:读博啊!
结果,我爸爸以为是“赌博啊”,吓得我爸爸脸都绿了,连忙说,不行啊这个咱们可不能干啊!
我舅舅云淡风轻:不是赌博,是我在读博士!
直到那次通电话,家里人才知道他考博士了,而且是在职备考,还考了4年才考上!
还有,我们也是后来得知:我舅妈一直不支持他考博,因为考博意味着你要放弃很多病号,要放弃晋升的机会,要放弃很多金钱,而我舅妈的价值观是趁年轻赶紧挣钱,中年了还考什么博士,有什么意义。
他们在这件事上的矛盾冲突很大,可想而知,我舅舅在备考的那几年,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当然,这已经是前舅妈了。
对,我舅舅因此离婚了,女儿判给了妈妈。
他现在很好,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有了新舅妈,他们也有了一个孩子。
其实,不用替我舅舅遗憾,尽管也许前一段婚姻的确会成为他的遗憾。
但,从他坚持4年考博来看,他的目标就是宁可放弃任何机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要在学历上提升,他认为他可以在学历上更好,或者说他不甘于此。
换个角度,如果当初他对我舅妈妥协了,为了婚姻,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没有考博,那么这件事也会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就像文章中的那位父亲,在考研过程中,不是也牺牲了很多吗?
所以,选择本身没有对错。
就看两个遗憾或者几种遗憾,你能承受哪一个呢?你能为,你愿意为你的遗憾负责吗?
再换个角度。
如果文章中,是那位父亲的老婆,也就是孩子妈妈想考研呢,想拿到户籍呢?
如果现实中,是我的舅妈想考博,想在学历上提升自己呢?
在这个社会,我真不敢想我们的女性会如何选择,会怎样排出万难,但我能想象,那很难非常难。
这是我通过在这篇文章所感悟到的,是不是有点发散?
我最后还是想说,很多人无法改变是因为缺两个东西:目标和坚持!
首先,你要有目标,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最后,你要坚持,这是90%的人最缺乏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