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老师在群里发了图片,说她拍到了圆叶鸭跖草。确实是鸭跖草,不过叶子比常见的鸭跖草要来的宽。我怀疑它是鸭跖草属的另一种。之后我就把图片转发给张玉江老师确认。得到的回复如我所想,是鸭跖草属饭包草(第370种)。
饭包草我没有拍过。询问了地点,在丁家屯村。
第二天下午(8月25日)我就过去拍。没找着地方。后来请采薇老师带路。在一块玉米地里,总算见到了小片的饭包草。但是花没了。人家开过了。和很多花一样(如牵牛花),饭包草的开花时间在上午——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去拍,具体时间应是上午九点之后。
隔一天(8月26日),我们招呼了柚子老师一起去。我们找了挺长时间,找花。找到九点半十点左右,饭包草的花开了。一朵两朵三朵。越看越多;蚊子也一样。一直两只三只。越来越多。回家后翻看图片,还好,有几张拍的可以。
之后赶去拍苦蘵(第371种)。
“蘵”字音同“之”。查《汉语大字典》,转录如下:
“《尔雅·释草》:蘵,黄蒢。郭璞注:‘蘵,叶似酸浆,花小而白,中心黄…’。《颜氏家训•书证》:‘江南别有苦菜,叶似酸浆,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时或赤或黑,此菜可以释劳。案:郭璞注《尔雅》,此乃‘蘵,黄蒢’也。今河北谓之龙葵。’”
这段话说的很明白。蘵,是龙葵。只是它的叶子像酸浆的叶子。以花的颜色来看即可:龙葵的花,“小而白,中心黄”。白色的是花冠;黄色部分就是现在说的“花药”。龙葵的花药黄色。
苦蘵是另一种。属茄科酸浆属。学名,Physalis angulataL.。和酸浆的区别,较为明显的地方有:1、苦蘵的花(花冠)淡黄色,酸浆为白色;2、苦蘵植株较为高大,且多分枝。酸浆小,分枝较少。
这两个明显特征,尤其后一点,植株高大多分枝,是采薇老师观察的仔细。早些时候她发了照片,我第一眼以为就是酸浆。后来检索了《河北植物志》才发现不是。更可能是苦蘵。苦蘵这个名字太陌生,没听说过它。
这边是城市中央的荒地。地估计早已被征用了。征用之后没有马上用,有勤劳的人就过来开荒种地。现在的地里,有决明、芝麻、番薯、玉米、各种豆、谷子等等之类。
人家都种得特别好。
------ End ------
之 末
关注植物、田园、自然。
欢迎关注转发
▼
之末| 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