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习惯性带一只U盘在身上,听完一场讲座,或是上完一堂课,拿出U盘,打算拷走所有课件。这样的情况在李欣频老师的讲座现场比比皆是。
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推荐书单总是极受欢迎,如果扫描微信二维码,就可以获得10G豪华PPT素材大礼包,大家也总是不会错过。
可课件资料拷来一大堆,很少有人真正消化,书单也装满了收藏夹,缺的只是看书的时间,至于那10G豪华大礼包,更是占满了电脑硬盘,不堪负荷,没过多久就删除了。
我们太习惯索要别人的现成答案了。
不要做现成答案的乞讨者
动物园的动物被喂食久了,就失去了觅食的能力,这道理大家都懂。放到自己身上,却视而不见了。
依我的经验,与一本好书的不期而遇是开启奇幻旅程的按钮,从书中抓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去拓展出新的书单,这样你能获得独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李欣频的书,让我爱上了诺兰的电影,并沉迷于他构建的星际世界;让我迷上了纪录片,并习惯于在去往新的旅行目的地之前,先看几部当地人文美食的纪录片。
看贾樟柯的电影,让我对山西和三峡有了神之向往,并依此规划了两地的旅行攻略;让我认识了他的偶像侯孝贤,并拓展了观影清单,目前已完成贾樟柯与侯孝贤的全部作品打卡;
这些对知识领域开疆辟土的方式与习惯,都是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自己不断挖掘出来的。
最了解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别人不知道你的主专长是什么,你对什么内容感兴趣,所以推荐的书未必适合你。
就像,最了解你体质的永远是你自己,吃什么过敏,吃什么对自己有益,你自己最有数。
我也曾经照着别人推荐的书单买过书,但那些书在书架上落满灰尘,我却一页也没翻开过。
从别人那要来的旅游路线,以为可以和他获得一样的绝妙体验,可别忘了,人家是结合了自己规划和探寻的乐趣的,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积淀,看到的事物也是不同的。
人家预订民宿,可能是结合了全家人共同需求才做出的选择,而你未必有相同的需求;人家计划的预算,是在结合自身吃喝标准,以及住宿舒适度等要求后制订出来的,而你的要求未必一致。
拿着人家的旅行攻略在手,更多的只能是“没他说的那么好”的抱怨,因为你拿到的只是按照别人房型定制的家具,按照别人身材定制的衣服而已。
做生产者,不做消费者
最珍贵的不是伸手要来的课件本身,而是在查阅资料,搜寻素材,自己制作完成课件过程中,获得的新观点、新渠道和新认知。
我从前在广告公司工作时,每周五下午有个创意分享活动,公司要求每个人利用一周的工作空挡时间,制作一份创意分享的PPT。可以是本周挖掘到的好广告创意分享,挖掘到的好书、好电影分享,自己总结的文案写作技巧分享,或是文字素材、设计素材的搜寻渠道分享。
两个小时的分享活动中,每个人可以突破自己的认知半径,填补自己的知识缺失,但实际上,收获最大的部分,却是自己在制作这个分享PPT时,获得的更为广阔的知识疆域。
它像一张渔网,让你为一个主题不断张网捕捞一切素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像一面镜子,让你知道自己的知识短板;更像是一个快训班,让你短时间内锻炼素材搜集能力、文字表述能力、PPT设计能力以及演讲能力。甚至激发你的段子手潜能,让你成为分享课堂上的李诞,金句不断,观点深入人心。
因为自己亲力亲为,我们成为了知识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我们获得了比知识消费者更多的经历与更广阔的视野。
在之前的共读中,我们提到过,当李欣频想要阅读某领域书籍,发现国内没有相关出版物时,会通过自己的关系找到出版商或译者,引进翻译国外的相关著作。她始终践行着“做知识的上游,做知识的生产者”的理念。
所以,当你抱怨买不到某本想看的书,搜不到想要的资料时,其实都不是借口,只是,你还没那么想要罢了。
以创作者视角审视作品
当我看蔡澜的美食书,看余秋雨的游记,总是感叹,同样是下馆子吃饭,到景点旅游,为什么人家好像长了八对眼睛,能写出那么细腻的文字。
其实,只要带着创作者的头脑,以创作者的视角去吃,去玩,你也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来。
李欣频看一部电影时,常常会以多个身份来审视作品。以导演身份审视镜头调度,以编剧身份审视台词逻辑,以演员身份审视情感处理,以灯光师身份审视场景光线与表达……
她说,这种站在艺术起始源头的角度虚拟创作,久了就比走马观花的方式收获更大,因为,已经不止是在吸收讯息了,而是直接联结到最原创的大脑。以后需要什么技能,直接从原创脑库下载就可以了。
同样,她也会不停地切换创作切口,以此来培养立体的原创脑。
比如看聚斯金德的作品《香水》,读者仿佛真的能闻到巴黎的气味,这是把嗅觉转换为视觉文字的模板。此时就可以设想,如果你是导演,你如何把文字拍摄成电影,将文字的气味再转译为影像的气味。亲身设想后,再去看电影版的《香水》,看自己的想象和导演的想象有什么不同。
还可以反过来练习,先看一部电影,再想象,如果改编成小说,会如何创作。长期的练习,培养出蔡澜的舌头,余秋雨的眼睛,就不在话下了。
这样,你就从线性脑,进化成平面脑,最终成就一颗立体脑。
-【结语】-
现在,有没有觉得U盘其实很可怕,动辄10G的资料也很可怕?建立自己的知识王国,做自己知识领域的皇帝,培养一颗立体的原创脑,才是获得有料、有趣、创意人生的法宝。
-【今日话题】-
那些年你拷过的资料,都看完了吗?和我们说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