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晋行记·晋祠

晋行记·晋祠

作者: 青绿人间 | 来源:发表于2023-10-10 10:39 被阅读0次

本来困的不行,倒床就睡,起来洗漱了下,顿感鼻腔、嘴皮干得难受,第一次发现“干”和“渴”是两种状态,额角有淡淡要冒几颗水油失衡的痘角,赶紧敷起面膜,又沾沾矿泉水水给鼻腔滋润,实在是太涩,又想起在北京流鼻血的日子,问前台,有没有加湿器,听了三遍,还告知我七楼有烘干器,无果后,和搭子感慨起山西人的耐旱,旅游确实应当汛期来,对我来说,直到前年初秋去北京,刚好雨季过了,十分湿润,我才多少爱了点北京,之前都是深恶痛绝,实在干得难受,饮食又不顺。

喝了些温水,虽困却实在睡不着,于是补起昨日白天的晋祠行,尽管在晋祠呆了大半天,依旧有生生寺和舍利生生塔未去,后面五点才姗姗来迟的国际艺术团的表演也只看了晋剧和西班牙不知名舞蹈部分,便做风一般的女子跑到游客中心,取了行李,而搭子因晚到,便加速观看和拍照,她可真是机智,相机、望远镜一个不落,真不愧是攻略达人,见面便push我做太原篇和大同篇的2.0版本,经本人分析,是我之前的搭子缺乏互联网的项目思维,不知项目推进以及效率的的重要性。真的是有趣得紧!

晋祠的美很难用语言形容,“雕梁画栋”从形容词变成现实,甚至有过之而不及,我最爱“水镜台”,因为漫步晋祠,故而三次路过,三次停留。她的美震撼到我,亭台楼阁四种风格集于一体,东看上部像楼,下部是殿;西看上部像阁,下部是台。后台是明代所建,不知是不是晋地特色,十分像二郎神和孙悟空斗智斗勇时化身的庙宇,对称的二窗像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前台是清代补建,其间雕梁画栋,斗拱中变化无穷,象在龙之上,龙嘴里又吐出更延展的龙头。其间穿插的画作风格多样,我们揣摩,应当是文物臣子某种仪式,有些因木头裂开无迹可寻(后查阅是根据《封神演义》,描述周文王和周武王重用姜子牙的故事);两侧做屏风状的修饰是瓶子,据说四平八稳,是很高的规制,包括一些动物纹饰。“水镜台”两侧是女子故事,花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木兰从军、昭君出塞和七月七日长生殿,歌颂女性气质,因为“水镜台”是唱戏给神听的,当时在戏台两侧放水缸,利用共鸣传递声音,实在机智,古人智慧总是那么朴素得不期而遇,最后草草看的两场演出也是在此,这里不得不说,晋祠活动的时间规划很一般,五点半闭园,五点才开始,像我这样的游客,不得不为了行李而放弃这次邂逅,终是意难平。

搭子最喜欢的是圣母殿,她把主殿的圣母邑姜以及她的四十三侍从,每尊侍女和零星男性官员,她每一个都用望远镜一一观察过去,不得不说望远镜是个好东西,这种光线暗淡又保护性极强的景点非带上不可,我惊为天人,不由得后悔不听“老人”言。她不仅研究了每一块牌匾和碑记,甚至对门柱上盘龙研究了下,果然不同的人在旅行的理解上是不一样的,互相交叉可以让知识领域更加宽阔。她来自乐清,随着跟她相识的年份渐长,越来越觉得她的乐清有无穷魅力,既是浙商的代表,又有从闽地迁移的饮食痕迹,还有各种宗教和民间信仰交汇的多元文化,很多古建她都有共鸣,而我只是感慨这多美妙,毕竟我家才从海里爬出来没多久,历史文化底蕴是缺失的,加上特殊时期的破四旧,一切都无迹可寻。

对了,无论在何处,感觉总能遇到东北人,Erin如是解释,东北人闯关东的基因,使他们遍布四方,我还觉得东北人很会享受生活,他们总在旅行中有自己独特的风貌,有一家人出行的,有和小姐妹老兄弟一起的,也有独自旅行的,他们的口音在人群中总是那么突出。这边也靠近河北,天津、北京人也很多。在水镜台前,有一对叔叔阿姨引导我看了雕梁画栋间的彩绘和屏风插饰,还教我鉴赏方式,无知没有关系,人生很长,可以先用镜头拍下来,然后按图索骥一点一点去了解,然后读书观影再细化。有时候,阅历越深的人像一坛美酒,这种酒香溜一点出来给我,我都觉得受益匪浅。

相关文章

  • 最美的教育在路上

    晋祠 往三晋大地,不游晋祠怎么行?晋祠作为太原的象征,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 到达晋祠时已是下午,...

  • 忆游晋祠

    2016年趁着出差的间隙游览了晋祠,深为其古朴厚重而折服,是为记。 晋祠正门旁边一条泉水形成的小溪称作晋水,晋祠,...

  • 太原游(十三)

    晋祠景区分为晋祠公园和晋祠博物馆两部分,晋祠公园是免费的,博物馆成人票60一位,不过都需要预约。晋祠公园很大很漂亮...

  • 晋祠故事多

    《晋词志》: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

  • 晋祠故事多

    《晋词志》: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

  • 晋祠故事多

    《晋词志》: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

  • 晋祠方言俗语(平泉奶奶)

    晋祠本地有句俗话! 晋祠一干(干涸);,清源一淹! 什么意思呢? 按地势来讲,晋祠海拔800米,清徐比晋祠低最少几...

  • 人说山西好风光——晋祠

    位于晋水之滨的晋祠,是山西的小江南。 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 祠内有几十座古建...

  • 在太原市悬瓮山下,我独自在晋祠里寻找湮没历史的蛛丝马迹

    晋祠是太原的第一景观,来太原一定要到晋祠一游,向来有“不到晋祠,枉来太原”之说。 晋祠在太原城西南二十余公里外的悬...

  • 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晋行记·晋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pw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