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休息一天在家,结果从早到晚就是被爹妈叨咕相亲那点事,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在这件事上决对不能妥协。
曾有段时间我也考虑过,按父母的话说,也确实到了老大不小的年纪,找个能过日子的将就下不就得了,可是这个念头一出现就被我否定了。
从思想观念上来看,85-95这个阶段出生的人,应当是和父母差别最大一代。历经过资源匮乏的父母,编制和稳定是心中最大的念想,现在的我,说不上好,也算不上差,算是达成了父母的心愿,而代价则是从妥协到再次妥协。
在父母的心中,总是存在着很多的传统观念,比如孝顺。
曾和母亲聊到过这个话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到底怎样才算的上孝顺?是要按照父母的想法过一辈子才算么?
如果把子女当成父母练级失败所开的新号,那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或许对于孝顺这个概念,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是百依百顺绝不会是对孝顺最好的诠释。
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电视上,有太多类似的家庭悲剧上演。
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老师在参加《奇葩说》时有过一段关于孝顺的阐述,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孝顺应当理解为孝而不顺,孝是指作为一名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职责,而顺应当更多的顺应内心的想法。
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品,也不是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这么说可能有些偏执,但反观现在的很多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大多源于此,应当怎么样,不应当怎么样,处于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理念的两代人,当然会出现很大的差别。
每当聊到相亲这个话题,父母的言辞总离不开别人家怎么怎么样,这个问题是无法通过沟通来解决的,而我也很清楚的知道,别人不是我,我也不想活成别人的样子,即便是遂了父母的心愿,找个能结婚的姑娘成了亲,那接踵而来的还有生小孩等诸多问题。
所以现在的我倒是可以十分坦然的面对父母的唠叨,既然无法改变,那么让父母唠叨一会,给父母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或许是我在这件事上能为父母作出的最大的补偿,说就说呗,反正也不会少块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