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及方法论

作者: 刘潇Edge | 来源:发表于2021-04-19 00:28 被阅读0次

      前言:本篇重点论证自己是个“傻子”。

      中国文化讲究人要有“悟性”,中国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孙武的《孙子兵法》国外翻译叫《战争的艺术》。去看这本书它不教你具体的作战方法,而是强调“道可道,非常道”、“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很高大上、很飘渺反正我是理解不了。

        而与之相反的,西方著名的军事著作德国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相比中国人,德国人就显得死板不知变通。别尽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做什么事情,给出一个可操作的步骤,这叫做事的方法论。

        二十多年的现实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有灵性、有悟性的人,反倒是一个呆板、办事不灵活的人。这点和德国人相似,因此做事的方法论对我来说尤为重要。

        而人的行为过程主要由人对环境信息的获取、感知、处理、输出组成,即感知、认知、决策、行动的过程。事实上一个呆滞的人去做一件事情,在“感知”环节就出了问题,你要像情报员收集信息,因此你需要很敏感。而呆滞的人对外界的信息并不敏感,铁锹是农民干活使用的辅助工具,而“类比”是我们理解或说明时使用的思维辅助工具。

        类比的定义:为了向对方解释未知的X,去找一个与X类似的,但对方肯定已经理解的A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X≈A。把A解释清楚,X就不言自明。

      课堂上的老师经常使用“类比”,有助于学生理解原本很难理解的知识。

      小学老师用煮熟的鸡蛋类比地球的构造,使得学生一下子理解了他们不可能亲自体验的知识——谁有能力劈开地球看看呢?

      但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来说,要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一种奢望。从现在去看过往的自己,那就是个“傻子”嘛!得到这样的自我评价确实很沮丧,现实不会管你是不是“傻子”生活会不停地向前发展……而反省自己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才是有价值的。

      有些时候 一个概念反向定义可能会更有效,即:定义X不是什么远比定义X是什么,会更为影响深刻些。

      把类比当作用来辅助理解的手段的时候,要关注“像”的地方,而不是“不像”的地方。否则那叫抬杠。

      这就好像当老师正在课堂上讲地球构造的时候,有学生说:地球和鸡蛋一点都不像!要是地壳像鸡蛋壳那么容易碎,我们就全完蛋了!

      “类比”的逻辑重点是“像”而不是“是”,我们会忽视“约等于”与“等于”之间的区别。不小心混淆了“像”与“是”的人,在用类比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接着下一步要犯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类比及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ru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