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作者: 北海道的麦兜 | 来源:发表于2020-04-01 14:17 被阅读0次

《活着》是另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记得第一次看《活着》这本小说是在国权路上的一个书店里。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我站在书店里一口气读完了小说。从书店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路灯昏黄。我心里还念叨着“福贵儿”这个名字,心情如这黑夜般沉重,终于可以透一口气,自由的空气多么珍贵啊。小说结尾的时候,福贵儿的家人全死了,儿子因抽血过多死了,女儿是个残疾,难产死了,媳妇身体不好死了,女婿是个工人,事故中丧生,外孙撑死了,最后只有最“该死”的“福贵儿”还活着,守着一头老牛。福贵儿轮流把死去的家人的名字安在老牛的身上,诉说着他们的过去,这是一部彻底的悲剧。

电影没有把福贵儿的结局拍得那么惨,电影里没有那头老牛。葛优演的福贵儿一看就是个吊儿郎当的败家子儿样儿,可我觉得小说里的福贵儿还不至于那么不济。小说里充满了黑色幽默,带有一种深深的宿命。因为败光了钱,福贵儿在解放的时候没有被划为地主,占了他们家房子的龙二倒被一枪崩了。福贵儿被抓了壮丁,在国民党军中服役,幸亏解放了,他也就回了家。每当日子快好起来的时候,悲惨的事情总是接踵而至,而每当绝望的时候,生活又给你那么一线希望。福贵儿的女儿凤霞原是个残疾,但她心好,找了一个好丈夫二喜。二喜疼凤霞呦,可凤霞生孩子难产,又说不出话,当时正处于文革,医院里没有合格的大夫,只有几个红卫兵小将们,最后好不容易从牛棚里找到一个反动学术权威,凤霞也没救了。

电影的结局并没有小说那么悲惨,福贵儿一家还是迎来了一些好日子。巩俐的表演总是容易让人出戏,不容易亲近,刻意的痕迹明显。还是葛优和姜武的表演更自然些。电影色调上,还是暖色调多一些,也许在张艺谋这代导演心目中,青葱岁月总是温暖的,没有那么多的惨淡和悲戚。 中国的导演很难拍出那种真正的黑色幽默,而总是正面的叙述多一点。换个角度看,四十年后还原当时的场景,最忠实的记录也就成了最直接的讽刺。那一抹温暖的底色反而让现实变成了魔幻剧。

相关文章

  • 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 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呐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

  • 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 活着活着活着

    人一出生起往下走,走啊走啊尽头都是坟墓,这是自然规律,人生有太多无常,这些谁都知道,可是,年纪不大就没了的还是叫人...

  • 为了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这部小说,名为活着,内容则为死亡。 一个叫做福贵的老人,向“我”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故事中一个活着...

  • 活着?活着!

    昨天被微博管理新则冲击的失望。同性恋不是病,不是色情,不是违法,不是变态,不是非正常。这些简单基础的理念到底在这里...

  • 活着?活着!

    刚刚刷知乎,看到有个问题。 问的是你看过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采访。 一路浏览下来,有搞笑的,有睿智的,有超正三观企业...

  • 活着!活着?

    经过上一次的自杀未遂,我努力着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正常,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努力的撑着,努力的活着。 我妈她是经历...

  • 活着!活着?

    人都是越活越明白的,而我,越来越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生活活在得与失,我们都是在得到中获得满足,在失去中获得成长。...

  • 活着!活着?

    拖着汗水走过了不该属于哪个年龄的日子,心中不免感伤那时心灵的强大。智者总是会吧儿时的记忆描写的悲欢交错,使那段...

  • 活着,活着

    最近读了很多人推荐的一本书,余华先生的《活着》。读完才明白,他被这么多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 福贵,本书的主人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ta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