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

作者: 积极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10:52 被阅读0次

          了解世界的黑暗与绝望,却从不放弃,并以悲天悯人之心去关怀所有的不幸的人

    ​​​

            对于政治家来说,权力的王座从来只属于一个人,能坐到这个王座的,通常都不会是老实人。老实人不一定是坏人,也可以是好人,然而好人与坏人有难于区分标准。在明朝那个时代,生存好像是一场零和博奕的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既然这样,那就只能你死!这应该就是权力的斗争吧,嬴了,意味着权力、财富;输了,意味着死亡。但这场游戏,注定没有永远的赢家与输家,风水轮流转是不变的规律,或者说输与嬴,仅留给后人来评价,这真是讽刺。

            如果说一定要区分好人与坏,那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是为了国家与人民,仅此而已,但却是很高的标准了。乐于助人的人算不算好人?难说,也许是出于好意,但如果助人变成了一件坏事,他就是做了坏事的好人,直接一点就是坏人。举一个例子,授人以鱼是帮助他人,还是害了他人呢?这个问题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谋财害命算不算坏人,同样是难说,还是要看是谋谁的财谋谁的命。再说一下,很明显,在所有人的眼里,廉洁清正的官一定是好官,而权欲薰心的官是一定是坏官,这种简单的判定标准放在明朝就不太适用了。万人景仰的张海端绝对是个为官清廉刚正不亚的人,却被高拱当作工具除掉了徐阶,因为他清廉到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位极人臣的张居正绝对是权谋高手,而且有仇睚眦必报,但他进行了改革,造福百姓国家兴旺。

            以上如果不觉意,很容易掉入诡辩的陷井,什么是为国,什么是为民,方式有标准吗?怎么评判?所以,到了法律严明的现代,好人与坏人交给法律去判断好了。其实,所谓的战争,或者是个人的较量,从来都是成王败寇,胜了,便是正义;输了,就是邪恶。而历史,从来都是由胜了的一方来书写。

            我觉得明朝政治系统里有一个安排很有意思,那就是言官,这是明朝的产物。这些言官,不管对谁,同事、上级、平级、内阁大臣,甚至皇帝,都可以开骂,虽然皇帝有时不胜其烦,但也无可奈何。这样看来,当时的制度还是比较民主的,言论民主,但权力高度集中在利益集团上,所以有些口不遮拦、图谋不轨或站错队伍的言官,被砍头的风险非常高。即使风险高,言官依然前赴后继,这些人,有些是出于正义,而有些是出于投机,要知道,他们上书骂一个大官,如果将其骂倒了,那可就是名声在外,就意味着能力!但是否能被骂倒,也要看被骂的人后面的实力,实力太大,言官就倒霉了,所以除了那些朋脑一条根或正义感爆棚的人(如张海瑞公然骂皇帝),大多言官都是见风使舵之流。

            明史大多写的是政治人数的历史,所以那些政治人物的人生经历、政治能力、思想自然成为读者的关注对象。那看了这么多政治人物,政治能力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能力呢?对比了一下徐阶与张居正,他们具备这几样东西:变通、隐忍、左右逢源、善于抓机遇、有仇必报(我理解是毅力高)、全局眼光、细节敏感、能抓核心。这既包括了能力,也包括了一些必需的职业素质,之所以做一些这样的分析,是因为我知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你可以不搞政治,但你必须知道发生什么事,以及怎样应对,而应对,也就需要政治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te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