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往事(一)
宁 儿
定居渥太华已近一年,枫叶卡也下来了,一切似乎很顺利,在渥村我也有了新的朋友。这些新朋友中以戏曲乐园的票友居多。
乐园两次戏曲汇演,我都听到了耳熟能祥的样板戏。
恍如隔世,尘封多年的儿时记忆就此开启。
六O年生人的我,记事起便感受到样板戏神一般的存在。家家户户的墙上,除了主席像,贴的最多的是八个样板戏男女主角的大幅彩色剧照。小时候我的目光常会定格在铁梅身上,因为她是样板戏里最年轻美丽的女性。闲暇时若拧开收音机,匣子里十有八九在播放李玉和"临行喝妈一碗酒”,杨子荣"迎来春色换人间",方海珍"忠于人民忠于党"等唱段,要不就是"万泉河水清又清”,"大红枣儿甜又香”等芭蕾插曲。女孩儿甭管脑门大小,一水儿的铁梅式刘海;女干部尽是方海珍头,最时髦的是柯湘发型,风行一时。
那个年代,红卫兵"四旧"扫得彻底,禁区多,禁忌也多,文化娱乐非常单调。当然也有胆大的传看《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之类的"大毒草",不过一旦暴露,会有被批挨整的风险。八个样板戏,成为既喜闻乐见,又安全的选择。学校办联欢会,各班出节目,演唱样板戏时常是首选。有点文艺细胞的,都会借此露一手儿。台上唱罢,未过足瘾。茶余饭后,独自一人可"打虎上山",三人行来番"智斗",人成堆便高歌一曲“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样板戏热席卷各地,五花八门的比赛应运而生。有年暑假,妈妈担心我到外面闯祸,好说歹说,把我拉到韶关地区招待所小礼堂。
那天礼堂正在举办全区学唱样板戏决赛。参赛剧目是京剧《红灯记》中"痛说革命家史"一折。选手们皆是七县一市,过五关斩六将的佼佼者,堪称李奶奶李铁梅"群英会"。这个折子戏听过无数遍,唱词念白滚瓜烂熟。表演者一招一式,丝毫不走样,了无新意。倒是那八个铁梅让人眼前一亮。粤北山区姑娘大都姿色平庸,鲜有靓丽。八个铁梅如沙里淘出的金子,即便穿上同款有补丁的戏服,也难掩天生丽质。
回家后妈问观后感,我顾左右而言它。
"妈,你看铁梅衣服上的补丁多好看!你再瞧我长裤屁股那两大块儿补丁,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这不挺好吗?男孩子费布料,夏天没过完你的裤子就磨穿孔了。"
好什么呀!妈在裤子内衬两块同色调的布片,然后脚踩缝纫机,用线把屁股部位车成两个十来圈的圆形大补丁,跟练兵场上胸靶一样。同学老是跟我屁股后头,眯着眼,以手作枪,做扣动板机状,嘴里念叨:左十环,右十环。
小孩子好模仿,常用戏词互撩。小伙伴有时一言不和,友谊的小船儿说翻就翻,随口一句"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也许便化解开了。班上总有个把特招女生烦的"泼皮猴"男生,一旦他丢人现眼,被老师罚站思过,胆肥的女生便会轻哼一句“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有年冬天,在湖南老家过完年,刚回到广东韶关市,小脸儿两块天然腮红尚未褪去,与当地的孩子迥异。这时从香港来看望儿子的街坊老阿婆说道:"这北方细路仔(小孩)脸象苹果一样,好靓。(广东包括香港人把岭南以北的人统称北方人,如湖南,上海)北方表叔的细路仔就是不一样。"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香港人泛指大陆人为表叔,最早缘于香港戏迷。戏迷借用了铁梅的唱词:“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那年头,大陆人穷,因生活所迫,珠三角农村一带出现偷渡香港风潮,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侥幸逃脱,进入"花花世界”的是少数,因泅水偷渡而溺亡的不知有多少。更多的逃港者被生擒收容,分批遣送农场劳教。我曾在保安(现深圳)不远的樟木头火车站,亲眼见过这些逃港者。百号人六个一排,双手被一条粗麻绳捆紧连着,在荷枪实弹士兵押解下,缓缓登上北去的闷罐火车。
《智取威虎山》少剑波有句著名戏词:"狐狸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在大人世界里,狐狸与猎人是敌对关系,意味着惊心动魄的争斗。而这种争斗也会影响并波及孩子。
那年暑假,我们居住的招待所家属院,发生了一起"反动标语事件"。有人在楼下大堂墙上用铁丝或钉子之类硬物,写下"打倒X主席"五个字,地上还洒落了少许白石灰粉。招待所所长迅速封锁现场并报案。派出所民警赶到后忙着拍照,勘察现场。
当晚,家属大院近二十个中小学生被隔离,住进招待所二楼,名为办学习班,实则清查嫌疑人。家长们只能送生活用品,不准与孩子接触。晚餐后七点半准时开会,民警叔叔开场白借用了少剑波的戏词,先指出案件的严重性,再宣传青少年重在教育的政策,最后表示公安局已经初步掌握了重要线索,希望犯事的人知错即改,争取主动。会场里空气似乎凝固,我的心扑腾扑腾着仿佛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孩子们一个个低头不语。谁会是写反动标语的小狐狸?
民警叔叔给每个人发一支笔,一张纸,要学习班的大小伙伴们写两条标语。一条是“毛主席万岁”,另一条是“打倒刘少奇”,再签上自己姓名。标语收好后,民警先行离开,场内隐约传出呜咽之声。为安抚孩子,所长送来糖果。大家糖含嘴里,心里苦涩。
夜凉如水。小伙伴们躺在床上,一宿无话,沉沉睡去。
第二天中午,学习班宣布解散,孩子由家长各自领回。通过笔迹鉴定,"小狐狸"找到了,是个比我大两岁的男孩儿。
所里除了谈话批评,似乎没有太为难他父母。他也照常上学,只是来回路上形单影只,从不和其他孩子嬉戏打闹。那件事过后,妈妈说我比以前懂事多了。
一年后,妈妈带着我们仨兄弟,来到粤北山区某地軍营,与父亲团聚。这里距离最近的镇都有二十来公里,县城就更远了。每年冬天最寒冷的日子,山顶上会有积雪。
部队前身隶属林副主席统帅的四野,从东北一路打到南粤,在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屡建奇功。与地方省军区不同,野战部队成军师团建制,师团级流动性大,因备战备荒需要,经常调防,是名符其实的当代“游牧民族”。小小年纪的我们,随着父辈,上深山筑路架桥,下海岛围海造田,时常居无定所,学校有时是用帐篷临时搭建。在粤北山区,部队一直驻扎七八年,刷新了在一个地方所待时间最长的记录。
就读的育英学校,军人子弟云集,东北人最多。
小金老家辽宁盘锦,在班上从不显山露水,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他成为全校的焦点。1968年,他姐姐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广东博罗县地方志还原了英雄诞生的整个过程。金吉芬1968年3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3野战医院服役。4月下旬,刚入伍不久的她,随野战医院小分队,到博罗县石坝公社黄山洞大队支农劳动。22日,刚从田间劳动回来,发现海拔千米的桂山发生山火,金和战友们即刻奔往火场。此时金身上带病,班长劝其别去,金却决意前往。山上火大风大,在扑救山火时,风向骤变,火龙伴着狂风从金的后侧面卷来,包围了她和另外两个战友,金拼命扑打山火,在大火中打开一个小小缺口,掩护两名战友冲出。此时金已全身着火,牺牲在烈火之中,年仅18岁,入伍仅40天。
当年的军队《解放军报》和广东《南方日报》头版刋载了《毛主席的好战士一金吉芬》长篇通讯,第二年金的事迹出了连环画,上了我们的语文教材。课文在记叙英雄成长背景时写道:金吉芬出身革命军人家庭,受父母影响,学会的第一句话是毛主席万岁!学会唱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最崇尚的英雄是杨子荣、刘胡兰和江姐。
学校邀请金姐姐的母亲作报告。英雄母亲的回忆似乎是另一个版本,金姐姐就象邻里女孩,朴实无华,也有寻常人的苦恼和欢乐。
师宣传队历经数月反复排练的京剧《沙家浜》全剧,在大礼堂首演。大礼堂俄式风格,前厅有四根大柱子。那晚礼堂门口人头攒动,灯光昏暗,我趁人不备,将一个双响甩炮砸向大柱子,只听"碰一碰"两声巨响,正低头检票的士兵大吼一声:“谁干的?!”
我没事似走了进去。戏里的演员我都认识,阿庆嫂当过师部机要员,刁德一是电影队长。刁小三就更年轻了。听爸说,军区京剧团《沙家滨》剧组几位主演与宣传队对接,一对一闭门辅导了小半年。演出大获成功。演员谢幕,师首长和军区京剧团几位主演,上台祝贺并合影留念。
我爸时任文化科长,俱乐部、电影队和宣传队都归他管,所以我和宣传队里“阿庆嫂”、“刁得一”们混得很熟。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有次见到刁小三,就大声嚷嚷刁小三的台词:“我不光要抢东西,我还要抢人呢。” “刁小三”立刻横眉瞪眼,露出“凶象”,吓得那小孩夺路而逃。
就是这位叔叔两年后因失恋,枪杀了恋爱对象,最后朝自已脑门开了一枪。畏罪自杀是很严重的事件,连追悼会都不能开,家人也不愿收尸。此事当时在部队轰动一时。
同窗六年的班长顾群,辽宁丹东人,其父时任师副参谋长,临毕业时已经是健壮小伙儿,尤为擅长投弹、单双杠、越野等军体项目,我除了跳高,体育方面真不是他对手。我们有一个共同爱好,特别喜欢看小说,曾经互相交换一些禁书,不过看小说口味不同,我似乎更迷恋《红楼梦》、《青春之歌》、《一千零一夜》里的浪漫故事,他则陶醉于三国古战场金戈铁马、水泊梁山聚义,林海雪原剿匪的英雄世界。
七六年高中毕业后,他南下广东惠阳,我北上湖南湘乡下乡插队锻炼。七八年我考上大学。他参军入伍,自卫反击战爆发,时任班长,充当敢死队,在一场攻坚战中壮烈牺牲。顾群母亲本来就有严重心脏病,再难以承受此打击,两年后撒手人寰;他父亲转业回东北老家,于2000年去世。顾群有一个妹妹,嫁给当地一个工人。人到中年夫妻俩双双下岗,日子过得艰难。据前去探望过的发小说,人苍老得很。
去年夏天是一等功臣顾群为国捐躯四十周年,同时入伍的大刚同学,前往广西烈士陵园祭奠。我请大刚代为祭酒献花。大刚发回一些照片。夏日里,建在山坡上的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墓碑层层叠叠,很是壮观。每座墓碑镶嵌着烈士遗像。
其中有一张是顾群墓碑正面照。灿烂阳光下,顾群依然英气逼人,他,永远是十九岁!
2020年8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