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贴上优化前后的对比图(优化于1月15日上线,19日上了一些细节的优化):
-
web服务器的cpu使用
web服务器 cpu使用 -
web服务器的load
web服务器 load -
rpc的连接数(主要是与redis的连接)
rpc的连接数 -
redis服务的cpu使用
redis服务的cpu使用 -
redis所在机器的连接数
redis所在机器的连接数
现象
- 某产品由于某些因素(运营,版本更新及体验等)使得活跃用户及停留时间不断提高,进而使得服务器资源使用增长,原先设定的报警阈值频繁被触发,具体表现为:
- web机器的load与cpu使用都变高
- 依赖的缓存服务redis连接数与cpu不断攀升
- rpc(用于业务分离)的连接数不断攀升
如何解决
- 负载均衡,增加服务器——最简单粗暴且有效的方式
- 找到系统性能瓶颈,优化之——这是最经济也最有挑战的事
- ——考虑到线上服务尚未出现功能性问题,先尝试第二种方式
定位
- 参考我之前的blog,对线上各服务(均为java进程)取jstack并用stackAnalysis工具分析其瓶颈,发现许多线程都停留在对redis的操作上
- 很显然,redis的大量请求是瓶颈
分析
- 仔细分析stack dump中有相似stackstrace的线程,发现对缓存的操作有不少shit的逻辑:
-
"同样的数据取两次"——如:interceptor中会对同一个user对象获取两次
e.g.: User user = userRpcServer.getUser(uid); // 一些业务逻辑 boolean isForbidderUser = userRpcServer.isForbidderUser(uid);
- 从上面看并没有直接问题,但仔细分析会发现userRpcServer.isForbidderUser(uid)中还会调用一次getUser(id)
-
"取到了数据却不用"——如:获取User对象时同时获取其帐启余额,但只有与帐户相关的请求才需要获取余额,大多数接口不需要
UserAccount userAccount = userRpcServer.getUserAccount(uid); UserInfo userInfo = userRpcServer.getUserInfo(uid); User user = makeUser(userAccount, userInfo);
-
"已经知道缓存中不存在数据了,却还去取"——因为调用栈较长,所以隐藏的比较深,限于篇幅,暂不举例。但也正因为隐藏的较深,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太轻易被发现。
-
"有大量用for循环对redis做网络操作的逻辑"——如:根据userIds获取users
for(uid : uids) { users.add(redisServer.getUser(uid)) }
- 这样的逻辑应该尽量用批量操作的方式去完成
-
- 分析redis slow log, 找出其中耗时和频繁的操作(尤其是删除操作),发现有一些优化的空间——此前已做过一次slow log对应key的优化,所以这次在这方面没做太多事情。
解决
- 对应上面分析到的问题,分别的解决方案为:
- 同样的数据取两次 —— 相同的数据只取一次
- 取到了数据却不用 —— 不用则不取
- 已经知道缓存中不存在数据了,却还去取一次 —— 有的放矢
- 有大量用for循环对redis做网络操作的逻辑 —— 尽量用批量请求
- redis是一个集群,因此需要用ShardedJedisPipeline来做批量请求
- 优化之后报警短信完全消失。
优化结果评估
- 找到优化方法并进行优化之后,分别对各个优化做性能测试
- 需要对每一步优化都做性能测试,知悉各改动优化的力度。
思考
- 人总是:1. 犯错;2. 选择最合适的办法解决当前需求——不论是coding还是产品架构或者公司运转。
- 错误总比较明显容易解决,但随着产品发展时间推移,一些曾合理的地方会变得不太合理,甚至会起到了阻碍作用。
- 我们需要不断从现状中找到不合理的地方,并改进它,而不是盲从、习惯或停留于批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