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酒中故事(十)

酒中故事(十)

作者: 怡焘酒业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09:13 被阅读0次

醉刘伶

刘伶每次大醉后,喜欢在大道上裸奔,还自称以天为衣被,以地为床第。他是当时的名士,名气太大了,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时人不但不斥责他这种有违传统的做法,反而称赞他这种行为是名士风流,是“率真”,“潇洒”,“有个性”的表现。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酒量好,诗文更好。他经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可谓意气风发。他的《酒德颂》曾说“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酒醉后浑然忘我之情呼之欲出。 

杜康酒是当时的名酒。曹操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见杜康酒在当时已是最好的美酒。这“杜康美酒醉刘伶”的故事原本就是一个神话传说,两人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在这个故事里,刘伶慕名来到杜康的酒馆,喝了三杯杜康的家酿美酒,一醉就是三年。这真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刘伶一醉睡三年。”

雪夜访戴

王徽之,是王義之第五子。东晋时,士人崇尚纵酒放达,王徽之亦如此。因此,不久他就弃官东归,退隐山阴。有一日,夜里下大雪,他睡醒过来,命仆人开窗酌酒。他边喝酒,边展视远处,见一片洁白,于是咏起左思《招隐》诗,忽然想到了当世名贤戴逵。戴逵即戴安道,《晋书》 说他“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后徙居会稽剡县” (今嵊县)。山阴与剡县相隔甚远,溯江而上,有100多里。王徽之连夜乘小船而去,过了一天才到了戴逵家门。但这时,他却突然停住了,不但不进门,反而折身转回。有人问他,你辛辛苦苦远道来访,为什么到了门前,不进而返呢?他坦然说道:“我本是乘酒兴而来的,现在酒兴尽了,没有兴致了,何必一定见到戴逵呢?”这就是千秋传颂的“雪夜访戴”的故事。

文章来源: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酣客公社;百度图库

相关文章

  • 酒中故事(十)

    醉刘伶 刘伶每次大醉后,喜欢在大道上裸奔,还自称以天为衣被,以地为床第。他是当时的名士,名气太大了,一举一动都备受...

  • 酒中的故事

    风也曾吹落过那片花蕊 我依旧是在记忆的边缘来来回回 雨也曾淋湿过那片麦穗 你是否仍然在爱的漩涡与之相随 年年岁岁 ...

  • 酒中故事(五)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诗人写道: 饮中八仙 知章...

  • 酒中故事(七)

    长安酒会 当年读杜甫的诗,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饮中八仙歌》。为什么在杜甫那么多的诗里独独最喜欢这一首?原因只有两个字...

  • 酒中故事(六)

    —群英会— 我只跟靠谱的人喝靠谱的酒 周瑜在帐中正与众将议事,闻蒋干来访。当即命众将依计行事。蒋干打扮得象个世外高...

  • 酒中故事(三)

    汉高祖醉斩白蛇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末期,刘邦(汉高祖)做亭长时,往郦山押送劳工,但在路上,劳工大多在路...

  • 酒中故事(四)

    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

  • 酒中故事(十一)

    酒中故事(十一) 醉捞江月 在李白醉酒的典故中,最脍炙人口的要算是“醉捞江月”了。 在一个明月当空,水波不兴的夜晚...

  • 酒中故事(十九)

    【本店有好酒,老板很靠谱,交流请留言】 不受樽酒 孔子死后,弟子分八派,曾子为正统。孔子的孙子子思从师曾子,得儒家...

  • 酒中故事(二十)

    【本店有好酒,老板很靠谱】 说起罚酒,这是中国酒文化的一大特色,有那么多的说道,讲究和花样。从敬酒,劝酒,到罚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酒中故事(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wj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