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位网友曝出一则监控视频,8月20号,浙江温州,一名宝妈在出门后查看监控,正好目睹了孩子因为吃东西洒落在了地上,随后在沙发上玩手机的保姆起身一巴掌打在了1岁大的幼儿脸上。据称,该保姆还是熟人介绍的。
宝妈查看以往视频,发现保姆多次有打孩子的行为。
1、为什么请保姆?
因为孩子的父母想跟孩子多一些交流,所以从老家接回来,但是由于工作太忙,无法照顾,只能请保姆。
2、事情发生后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呢?
保姆自然是被辞退了,但是孩子父母无奈于工作太忙,又担心请保姆虐待孩子的问题再发生,把孩子又重新送回老家交由老人照顾。
且不说这对孩子父母的做法对与错,对于我们这些能把孩子放在身边,还能有老人帮忙看着的父母来说,
首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其次,我们更有优势,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关注孩子的教育。
珍惜陪伴孩子的时光,父母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和善而坚定,不惩罚不娇纵,正面管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何正面管教,一千个家庭里有一千种“熊孩子”,需要各位亲爹亲妈把好自家娃的脉,从正面管教的众多有效方法中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理解、使用、不断坚持。
【Romen妈碎碎念】
于自己,还是需要不断修炼。
周五周六两个姑姑和姑姑家的一个哥哥一个妹妹来家里玩了两天,我的内心又开始有些小浮躁。
看到小姑姑家的哥哥很听话行动很迅速,大人让干啥二话不说立马去干,让去洗澡放下手里的玩具就去洗,让吃饭做到桌子跟前就吃饭……而我们家姐姐在我眼里看来总归还是有很多问题:比如在房间里玩大声叫,比如吃饭时跟大姑姑家的妹妹玩,比如去外面玩时大跑大跳,喊几声不带回应……
看到这样的场景,甚至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说话语气不好,面带生气的样子(孩子的感觉真的是很敏锐的,稍有情绪,孩子就能感受出来,说:妈妈我跟你说话很温柔,你为什么对我说话还生气!)。
别人家的孩子,在我心里又开始种草了。
看到孩子好的地方,你会发现她越来越好。老是盯着不好的地方,孩子会越来越差。
周日姑姑和哥哥妹妹回老家了,瞬间感觉家里安静了很多,自己的心情也好了很多,耐心又回来了。惊讶的是姐姐瞬间又立马很好了。知道我忙的时候,自己去摆弄玩具或看书。看到妹妹抢玩具了,知道让着妹妹或者想办法换个其他玩具给妹妹。知道我最近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复发,安慰我好好休息。知道妹妹缠着我时,愿意让奶奶帮忙去洗头发。
也许这正是自己的和善、平和,才让孩子感受到了爱,有存在感、价值感。
育儿路漫漫,父母修炼仍需坚持。
-END-
点击上方关注【若濛书】:80后,家有俩娃的职场超级辣妈一枚。硕士毕业,十余年集团上市公司资深HR,正面管教的衷实践行者。与你一起分享育娃那些事儿。如果亲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评论、转发、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