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人之精神 ▏闲说《论语》学而篇之5

中国人之精神 ▏闲说《论语》学而篇之5

作者: 醉酒望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23:27 被阅读0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字子舆,以继承传播孔子的思想而闻明,后人认为他的学说得到孔子的嫡传,儒生门也把他尊为“宗圣”。

    孔子在临终的是时候将自己的孙子子思拖付于曾参,而《中庸》的作者就是子思,曾参则著了《大学》。

    曾子说:“我的学问很简单,不外呼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一曰:忠,二曰:信,三曰:传不习乎?

    如果你是一个还想做点事情的人,那反省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一个懂得反省的人,才是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懂得反省的人,才有可能有伟大的事业心从而成就其伟大的事业。

    什么是忠?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还是君叫臣为臣不得不为?非也!我们且从字形上看,上面是中,下面是心,心位于中,中心为忠,中者,正也,中心即正心也。

    忠于自己的内心,使我们的内心不偏不倚,即中且正。也就是符合于仁的状态便叫做中正,这就是忠。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只有通过“省”来调整。就像中医给你看病,先要辨你是寒是热,是实是虚,找到你的偏性, 把你从那个不正的状态拉回到中正大道,达到至中和的状态。

    这中正中和的道理,可以说是我大中华数千年文明之奥义。怎奈我们只有知道自己的躯壳出了问题要去找医生调整,但自己的内心出了问题却很少自省审查。

    什么是信?信就是处理朋友关系的基本要领。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着真诚,他待人必定是守信的,如果一个人内心满载着爱意,他必定不忍欺骗于他人,信可以说是人内心真诚的一种外现,心若不诚,就不会有信这种表达了。

    传不习乎?老师教授的我那些做人做事的方法,我是否真正的融会贯通、心领神会,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呢?

    这就是曾参的三宝,看似很简单,但若付诸实践,持之以恒,谈何容易。

    话说到这里,我们所说的都是个人的修养,但我们修内的目的是加以外用,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学问的外用,孔老夫子也给我们支了三招。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在这里是领导的意思,“千乘之国”姑且不去考证“千乘”有多大,只有知道是领导一个大国就够了。

    孔子给我们的要求是:做为一个领导,你的第一要务就是“敬事”

    敬:是谨慎、敬畏、专一,对所从事的工作一定要怀着敬畏之心。后面是“而信”这个信,我们可以当两层意思来理解:其一是自己内心真诚,说出去的话一定要能兑现,要守信。其二是自己做事谨慎、敬畏、专一,做事情认真尽责,有事情身先士卒,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这也是“而信”。两层意思我看怎么说都说的通。敬是你内心敬畏之心的存在,信是内心敬畏状态的外在表达,人要表里如一,方能服人。

    “节用而爱人”,政府不能乱花钱,要节俭,但节俭的前提是爱人,我们把没有必要的开销省下来,用在改善人民生活福利上。看到没有这里的节用不是为我啊,是为了“爱人”,不以我为出发点,而是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最后,“使民以时”。这个“时”字又用出现了,还是要把握时机,看时候,你不能说人家在农忙时节,还要人家徭役,手底下人生病了,你还给人家旷工,这就不是“使民以时”,更不要说“爱人”了。所以说这就是中国人的微妙之处,无论是在做事情还是用人,都要在恰当的时机,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事态总在变迁,又有谁能下个确切定论呢?

    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教导,你可以觉得古板、教条,也可以认为这些已成为历史,但你必须承认正是这些正义的法则、独到的精神,让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能在一个庞大的帝国之下历经数千年且和平安定、秩序井然的生活着,但你也似乎更该有所觉察,真正的中国人已经所剩无己,也正是在这特殊之际,我们难道不应该做些认真的审视,看看他们身上那些鲜活、感人而独特的东西吗?

    我引用辜鸿铭先生的话做个总结: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鲁,但粗鲁并不粗劣;

    真正的中国人可能长相丑陋,但丑陋并不丑恶;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庸俗,但庸俗并不黩武,也不喧闹;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愚蠢,但愚蠢并不荒谬;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狡猾,但狡猾并不恶毒;

    真正的中国人即使在身体、心灵和性格上有缺陷或污点,

    也不会令人厌恶。

    我认为,中国式的人性给人以温良的印象,

    甚至温顺到无以言表的程度。

    当对这种品质进行分析时,

    你会发现他是两种品性的结合产物,

    即同情心和智慧。


    学而篇第四、五章合译:

    曾子说过:

    “我每天会从三个方面多次反省自己。

    第一,别人所托付给我的事,我是否尽心尽责的履行了承诺?

    第二,与朋友交往的时候,我是否做到了正心诚意?

    第三,老师所传授我的本领我是否正真的心领神会并成功的付诸于行动?”

    孔子这样教导我们:

    “当处理一个大国的种种事物方针的时候,

    应该做到全心全力,方针正确,施令及时;

    在公共开支方面,应该节俭而有效率,多在提升大众福利方面有所考虑;

    征用民工应该在每年恰当的时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人之精神 ▏闲说《论语》学而篇之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yi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