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我们接收、处理的信息爆炸式增长。手机上app推送的资源、微信海量的公众号信息、微博和朋友圈里面不断更新的动态,让人应接不暇,随时都在牵扯争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以我为例,虽然已经精简了很多订阅源,但每天打开rss阅读器,都会发现有上千条未读信息。全部看的话浪费时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海量信息中去筛选有价值的资源。而不看的话似乎又感觉会错过些什么重要的东西。当你感觉每天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远超自己能处理消化的时间和能力时,就产生了信息过载。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是有问题的。一方面容易产生所谓的“信息焦虑”。总感觉自己获取的信息不够多,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心里会不踏实。另一方面因为“碎片阅读”本身并不能取代深度学习。毕竟现在网上的大量信息还只停留下表层浏览和浅层思维,只适合单纯的丰富知识和了解动态。而有深度的知识体系仍需要通过逻辑思维和理性判断,然后经过长期的思考总结才能获取。强迫自己每天去处理这些海量零散的信息,会使人精力涣散无法专注于正常的工作学习。
如何解决呢,简单说几点我的想法:
1、明确目标收缩范围
明确需求,找到自己真正每天想看的东西,通过设定目标收缩自己的阅读范围。例如:只关心金融类资讯,就把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从自己的订阅清单或关注名单中剔除,相对专注的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因为现在信息发布的门槛低,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收缩范围能在信息进入前过滤掉大量的无意义数据。
2、改变策略提高效率
简单的把自己每天必读的源归入一个目录。同时把目录中的订阅源按照优先级从上到下排序,每天根据时间安排顺次浏览。这样如果时间紧可以着重关注优先级高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而其他优先级较低的信息可以空闲时再来回看,避免出现“信息焦虑”。当然这个必读目录里的订阅源不能太多,太多就失去了这个策略的意义,自己感觉大概10个左右比较好。
3、制定计划管理时间
制定好自己的时间分配计划是必要的,毕竟人每天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最好是将阅读资讯限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例如午休时间等。集中时间专注地阅读相较碎片时间随意翻看,阅读效率和质量会更高。同时人们都知道吃药有一个量,分配给资讯阅读的时间也应该有一个限定。每天定时看多久,到时间没看完就放下,不要强迫自己,避免影响其他事务的开展。
其实信息过载就像是一场瘟疫,没有疫苗。唯有自律才能解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