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期,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于是他便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这便是著名的“施洋搓脚夜读”的故事。
读书,自古以来都不乏名句,无论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暂且不论这些句子是否有“自欺欺人”的意思,但都是从另一方面来向读书之人阐述读书的好处。但读书并非是“手捧圣贤,眼观鼻鼻观心,两耳不闻窗外事”。凡事讲求一个方法,读书亦是如此。
而按照对读书的理解方法来划分,读书之人分为三种:
1,把书越读越薄的;
2,把书越读越厚的;
3,一本书读完了,书和自身都没有任何变化的;
且不论读书这件事对自身是否有真正的影响意义,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每个人对于书本内容的理解,却有着天差地别。
书中世界无穷无尽,每年都有成千上百万本各种类别的书籍问世,我们没办法做到古人的那种博览群书,所以只能从广袤的书海中挑选适合自己的来读,比如提升自己知识面的,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发展变化的,甚至我们也可以随心所欲的挑选自己喜好的、感兴趣的书来作为放松的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同样是读书,为何有的人读薄了,有的人读厚了呢?
《品牌洗脑》· Martin Lindstrom · 美国我们先来说如何把一本书读薄?
我每次读书必定准备一支记号笔,一支圆珠笔,一本手抄本。记号笔用来标记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子,圆珠笔用来标记毕竟有用的观点,而本子用来写心得。常常一本书读下来,每一页都有各式各样的标记或者标注,以及大半本即时写下对某一段句子或者观点之于自身所理解的读书心得。而这些读书心得,就是跟前辈读书人学习的“如何把一本书读薄”的最佳体现。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这本书内的其中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相比之下,苏东坡先生的读书方法,也是在把一本书读薄。
那为何有些人捧着同样一本书,却越读越厚了呢?
这类人通常是对于书本内容以及内容相关的知识,完全陌生,或者只有一点点的了解,兴趣驱使之下,去尝试读懂它。然而在读的过程中,有太多生僻的知识完全没接触过,于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恶补书本内容中的知识点,但知识领域是相关联的,你对这一个知识点get不到,那相关的知识点也会很吃力,所以长此以往,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原本一本很薄的书,却因为对知识点的匮乏,导致最后愈发吃力,甚至放弃。
前年年初,我突然对敦煌壁画产生了兴趣,于是买了几本跟敦煌壁画相关的著作,其中就包括郝春文教授的《敦煌学概论》。买回来的几本敦煌学相关的书籍中,大致的翻了翻,觉得郝春文教授的这本似乎比较浅显易懂些,于是开始尝试去阅读。但一个周后,发现越来越吃力,恶补知识点的情况下,又相继购买了《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以及《中古时期社邑研究》等著作。然而,坚持了一个月之后,对于敦煌学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次的石窟壁画之上。
那些涉及自远古至清代这一历史长河时期,敦煌兴起、兴盛、衰落和再度复兴的历史浩瀚画卷,倘若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以及类似郝春文、项楚这些老教授一般的渊博知识,很容易对敦煌学产生曲解。
其实读书就是读人,看书的过程就像跟人打交道,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但交往的人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会和你心灵相通。
所以,如何在一个月内读完100本书这类仿若天方夜谭般的神话,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秘笈可言。一本书的问世,都是他人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去其糟粕,留下精髓著作而成,我们读书之时,怀揣一份敬畏之心,细心品读,继而吸收前人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 END -
「纳兰央措」,装作有态度的文艺青年。
每天不定时更新,欢迎交流讨论。本文首发于简书,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署名作者相关信息,谢谢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