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时代,连读书都不一样了。有电子版的,有纸质的,供你挑选;你自己可以亲自读,也可以听书。总之,解决了你没时间读,读起来又读不懂的困难。
现在好像越来越提倡读书了,因为有知识付费,让你在家专门读书也能挣钱,推翻了读书无用、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观点。
现在读书真的很有价值,不仅能充实大脑,也能充分利用时间;不仅能让你在与人交谈时有谈资,还可以在输出时有材料。读书能让你“高人一等”,也能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实,不管是哪种读书,听书也好,自己读也罢,都能使自己吸收到书中的营养,哪怕是读过忘了,也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想起,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们小时候想要读书,极其难得到书,即使有书,也极其难有时间去读,忙着各种农活。上小学时,我记得我们体育老师,外边下雨时,就上教室里听他讲故事。所以弄得我们好难受,即盼望着天气晴朗,这样我们可以尽情玩耍,做各种游戏;也祈祷着下雨,能继续着上次的故事,能知道罗艺能救下秦琼,让秦琼免遭灾难吗?真是左右为难。
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说是有位老太太,晴天发愁,雨天也发愁。别人问为什么老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她回答:“有两个女婿,一个卖伞,一个卖草帽。雨天担心卖不出草帽的,晴天又担心卖不出伞的。真是愁死人啊!”别人给她出招:“老太太,您不如这样想:当下雨,有女婿能卖出伞,晴天时,有雨婿能卖出草帽,这样想,您就不会发愁了。”
是啊,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想:晴天我们可以在外面玩,雨天呢,我们就能听故事。
体育老师长什么样,已模糊不清,但给我们讲的故事却永远忘不了。
小时候我读书的故事很多,也很立志。
家乡的雨水较多,一下就是十来天,我们不能出去玩耍,只好呆家里,也只能呆家里。感觉无所事事,就寻点儿事做,看书。小孩子看的大部分是小人书,先把自己手头上的小人书看完,实在是没的看了,实在是觉得太无聊了,就去跟别人换看。到最后,换都没的换了,求其次,啃啃爸爸的大部头吧。什么《七个才子六个癫》,什么青年文学都拿来了。没想到,还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我都喜欢读。
从小就恋上读书了,一直到现在,将来会陪伴我到老,我也会一直恋着她。
不过,现在读书的方式有所改变。偶尔出门在外,去的地方不远,时间也不久时,就看电子书。这种书携带方便,看时也容易,适合随时随地看,不受天气影响,也不受地域限制,拿起来就能读。
如果时间是一整块的,比如早起两小时,比如睡觉前一两小时,都可沉静于书中,看书里人物的悲欢离合,人间冷暖,也看那遮不住的“江山如此多娇”美丽的风景,去体会不一样的风俗民情。如果是早晨用读书开启一天的生活,那么你这天定能精神抖擞、充满着激情,过好今天;如果睡前读书,读一下唐诗宋词里的伤春悲秋之情,去领略那些攀登者不屈的精神和不朽的灵魂,这个晚上你便能安然入睡,一觉睡到大天亮。
读书是好事,也是一辈子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