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其他所有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是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人格的形成、社会交往,还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我们都帮助孩子建立了雏形,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孩子之间潜移默化的一种教授与学习。我们怎么教孩子,就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哪里不对,肯定要先反观我们自己是否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但是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对自己的教养方式并不是很清楚。
很多学者认为,要想评定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控制和爱,控制就是对孩子是否提出成熟的要求,爱就是是否关心、信任、理解孩子。这两个维度就像我们所熟悉的平面坐标系一样,爱和控制就是ⅹ轴和y轴,X轴的两端分别是拒绝与接受,y轴的两端分别是允许与控制,两条直线相交把平面分成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也就代表着四种教养方式-一民主型、溺爱型、独裁型和忽视型。
我们先说第一种,民主型,是接受与允许的结合。听到“民主“两个字,我们就会知道这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当然也就没有那么容易能做到。民主,就意味着我们要对孩子采取肯定的态度,对他们的要求、愿望与行为积极回应,并且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孩子看成一个平等的"小大人”,如果她想要学习小提琴,那我们能支持的就应该支持,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爱上"钢琴。在他们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不要吝惜夸奖之词,表现不好时,不要粗暴的打骂,而是按照规则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
当允许滑向另一个端点一一控制的时候,接受与控制结合形成了另一种教养方式,那就是溺爱型。溺爱,是爱的不理智,对孩子的控制不足。一位下岗的妈妈,平时买菜总是和小贩谈价还价、斤斤计较,但是给孩子买东西时却“慷慨大方”,孩子要买什么就买什么。这样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甚至任性、自私、为所欲为。当他们长大以后,没有人像父母一样宠着他们,他们会产生一种全世界都针对他的感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当拒绝与控制组合后,就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专制的父母对孩子有很高的控制力,但是缺乏足够的爱心。孩子放学后,我们不允许他和小区里的小伙伴们在楼下玩,必须回家做作业。可能他一开始是反抗的,时间久了,也就很自觉地一放学就回家,但是这样却仍然得不到我们的一句夸奖,因为我们会认为孩子就该听自己的。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父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父母这样对待我们,我们是不是会对他们产生恐惧呢?
最后一个是拒绝和允许的结合,也就是冷漠型或者叫忽视型的教养方式。每一个父母都不容易,不容易就在于他们把宝贵的时间都投入在孩子身上,既然已经投入了,那么为何不让我们的陪伴有一定的效果呢?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民主的父母,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