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窘境
互联网最大的方便是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元化了,信息的来源和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同样的就出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整理这些信息的工具,变得非常匮乏,或者说我们去处理筛选这些信息的手段反而有点落后。因为信息泛滥,我们要筛选更加有效的,或者说更加高质量的信息变得特别困难,尤其是我们现在获取很多内容,已经不再是资讯的源头,而是通过朋友圈或者是公众号的文章,这样子去获取的是二手信息。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说,你获取的信息就是你吃进去的,而你发出去的文章和观点就是你拉的,那么我们现在实际上很多获取的信息就是别人拉出来的。
从QQ出现到现在已经十多年的时间了,我们各种交流互动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文字的语音的视频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哪款工具对于我们交流的效率,或者说对于我们交流的深度有所帮助,我们还是在用我们过去传统的方式,只是用不同形态的工具在进行交流。而交流的质量和深度,并没有得到大幅度优化和改善。而且伴随信息爆炸,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也被碎片化,以至于我们越来越难去完整地阅读完一整本书,相比较过去而言。
就如同运动手环智能硬件,只能让喜欢运动的人,更加方便的去管理他们的运动,而没办法让那些原本不喜欢运动的人,去变得喜欢运动。所以互联网,让会学习的人变得更加会学习,本身不太会学习的人,变得可能更加懒于学习。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我们的娱乐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就好像很多年前互联网或者教程,并没有那么多,那个时候我们要自学工业设计是挺困难的一件事情,而现在资讯过于发达,可以方便的获取到任何你想要的信息的时候,一样会有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去运用。这是比较有趣的一个现象,多与少,好与坏,反而不是影响学习和提升的关键问题。
为什么
回想一下当年网络不发达的时候,除了上网学习之外,平时还会有很多时间去图书馆去书店去和朋友聚会聊天,但是网络越来越发达之后反而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时间,怎么越来越少了?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发现可能是我们的注意力便被分散之后,我们做事情的效率下降了,并不是提高了。看似我们有更多工具了,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了。包括那些看不完的视频,看不完的资讯,看不完的电影和看不完的电视剧,这些都无时无刻的不在分散我们的宝贵注意力。实际上可能你认真读完1本书,你就可以免于读100篇类似的微信文章。读100篇文章花的时间可能会远远超过读完1本书,但效用却不及1本书。
另外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就是,我们现在的工作已经越来越难用具体的职位来划分了。一个工业设计师,他要了解很多生产制造,也要了解很多品牌运营和销售的东西,他越不了解工业设计之外的内容,反而他越做不好工业设计,这是信息时代给我们商业上产生的影响。而这些商业上的影响,对于我们个人的发展和工作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当我们要不断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不断的要去了解更多之前从来没有想要去了解过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有的时候会觉得,这种信息爆炸时代,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累。需要一种新的组织架构或者新的工作形态和生活方式来适应这种时代的变化。
可以试一下,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关掉手机,断掉网络,看看能不能减少信息的输入。然后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平时没有心思去做的事情。比如给你爱人织个毛衣。什么都看和什么都不看,其实是差不多的,这就像你什么都吃,跟什么都不吃是没有分别的,因为都会对你的身体造成损伤。
在食物非常丰富的时候,选择吃什么样的食物变得比吃本身更加重要,而信息爆炸时代选择输入什么样的信息,会比输入信息的数量更加重要。
另外一个非常现实和残酷的情况在于我们很多时候读完一本书,可能只有这本书里面的几段文字会对我们特别有帮助,但是为了读完这几段文字或者是理解这几段文字,我们需要把这本书看完。
李笑来的文章里面说到一个观点,就是很多文章他并不是在陈述事实,而仅仅是在发表观点。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要有大量的事实依据,然后得出一个客观理性的观点和见解。那么如果没有这些事实的话,只仅仅是观点的话,其实这篇文章是不值得去读的。观点,如果是来自于对事实的逻辑分析和推理,并且是正确的话,才是有价值的;而如果他缺乏逻辑的推理,或者说他压根没有事实依据,仅仅仅是主观的判断,那么这样子的文章其实你读了之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恰恰有大量的文章,他是把观点伪装成一个事实,来让你去阅读,甚至读者自己都不知道他读的是一个观点,而不是一个事实。
如果你把一本书拆解,来看的话,其实他传达的很多观念,也就是说这个作者的观点,是非常简单的几个观点,它是用整本书大量的事实,大量的逻辑推理,以及叙述去传达他的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一看平时看的那些新闻和文章之类,里面有到底多少是事实,有多少是观点?有多少属于没有事实依据就得出的观点?那些工具和APP只能帮助我们推送我们感兴趣的内容,但是对于内容本身是否优质,他是无法去判断的。
我们去看今日头条里面的那些新闻,大量的新闻其实是加入了大量的观点在里面,所以他一个新闻可以写的非常长,那么如果我为了看新闻而去阅读大量的观点的话,自然会影响我的阅读效率。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阅读新闻,根本不关心新闻本身,我们关心的就是这篇文章的观点,或者说是这篇新闻的评论,因为我们就只想看那些不同的观点而已。
怎么办
我觉得有一个办法就是用人工的方式去,筛选这个文章的内容质量。比方说微信的朋友圈,我们很多时候去看我关注的这个人的朋友圈,目的就是为了想知道他关心什么东西。那么我关心这个人,所以这个人关心的内容我也会关心。但是,看朋友圈的效率低,在于说我关心100个朋友,但是我要看他们100个人的朋友圈是需要挨个去点开。如果有一种方式让我能够像看今日头条一样,直接看到这100个人的朋友圈,那么我就可以针对性的去关注不同的人,以此来筛选我可能会关注的内容。
如果我的关注的都是工业设计师,他们读过的这些文章都会出现在同一个群组里里面,并且我可以看见大家给不同的文章打分,用这种方式的话应该可以实现人工筛选文章的质量,这样子是会比机器推荐会更加的精准,因为我更相信这些朋友推荐的文章。这方面的订阅工具,我正在收集整理之中,以后会给大家整理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分享出来。
有时候看的观点多,会有一种错觉,就是我认同他的观点,那么我会觉得他的观点也是我自己思考出来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就好比说你会看很多不同的设计作品,但是看的多,不代表你就会设计,你知道他的设计理念,不代表你会运用相同的设计理念。所以想做出更好的设计,是需要自己动手去实践的,想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观点,也是需要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大量的去阅读别人的观点。过多的阅读别人的观点,并不一定能够增强自己思考的能力,相反会让自己缺乏思考。如果思考之后,形成一些自己的观点,再去阅读别人的,然后进行比对会更好。
因为苦恼于知识的收集和整理,所以就去知乎上去百度看看有没有这方面比较好的工具,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的工具,你不可能有一个大而全的能够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工具只是辅助,真正要形成有条理性的有效率的收集和整理信息,取决于你自己有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你自己的方法。
我现在的方法就是删除各种杂乱的APP,不要获取那么多信息,自然你就不需要去说去考虑收集和整理的事情了。脑子累。看不完,还不如不看。多出去运动一下,多做几个项目,多去实践,然后多跟你觉得不错的人去交流一下。
观点总结
1.尽量精通完整的书,而不是只读文章
2.学会分辨观点和事实,不要把观点当成事实
3.输出比输入更加重要,而且会反向影响输入的质量
4.删除不必要的APP,减少接受不必要的信息
5.思考完以后尽快去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