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古今中外,酒桌文化都挺盛行的,只不过喝酒的习俗不同而已。
中国人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不被人搀扶着走出饭店的门,这顿酒就没算喝好。外国人则是高举个酒杯满场转,从开场一直到结束,手里这杯酒也喝不完。
不可否认,酒是社交的融合剂,无论在哪里,会喝酒的人比起滴酒不沾的人总是会占优势。特别是在体制内,酒量大的人相当受欢迎,既可以在酒桌上谈笑风生调节气氛,又可以替领导挡酒,简直是职场万金油嘛。
但能喝酒不等同于能提拔。单位有个比我大两岁的男同事,祖上是彪悍的游牧民族出身,他从出生到现在,喝醉的次数屈指可数。
外加人家嘴甜会来事,所以顺利成为各种酒席上的常客,单位里的各种人事提拔、新闻八卦,他都能及时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刚进单位的时候,我挺羡慕这种人。大家都是同龄人,人家端起酒杯来妙语连珠,我跟棵被霜打蔫了的白菜似的,低着头一言不发。每到这时候,我只能拿性别来安慰自己,人家是女生,女人就得矜持点。
可该同事在酒桌上兜兜转转了好几年,每任大领导他都陪过酒,但自己的职位依旧是原地踏步,相当朴素。眼看身边不起眼的人都升了职,他逐渐变成了行走的吐槽机器,走到哪里就把负能量带到哪里。
之前我也挺不理解,这种“吃得开”的人应该在职场上平步青云才对啊。
直到我看了很多书,经历了很多事后才明白,人还是得有点核心竞争力。领导没有一个傻子,如果你光会喝酒,其它什么也不会做,那么即便你把黄河水都喝光,也得不到什么提升机会。
这个社会存在很多的潜规则,但不管你是什么二代,要想做出成绩来,得有点真本事才行。
酒量在人的综合素质里属于附加项,能喝点固然好,如果自身素质过硬,滴酒不沾也没啥事。
唐玄宗时期的硬骨头名相宋璟,从不参加任何酒局,硬是凭借着超强的工作能力上演了一场《宋璟升职记》。
人有时候要学会和自己妥协,不能喝就别硬喝了,千万别迷信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的。
最近历史书看得比较多,古往今来,没有一件大事是在酒桌上实际谈成的。那些政治家军事家都是借着清醒的时候谈事情,达成共识之后再上酒桌酩酊大醉庆祝一下。
中国的酒桌文化就是如此,喝多了称兄道弟,把胸脯子拍得山响:“兄弟以后咱们事上见。”吃完饭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醒来该干啥干啥,你要是把醉话当真你就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