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这个模块更像是一门关于探讨人性的课程,读了《共赢》整个部分都是在讲我们该怎样和他人打交道,怎样去理解别人,怎样构建一个好的关系。
这段社群模块打卡期间,我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相处过往也做了一个总结,对于曾经做错过的事情,也一一做了梳理。
曾经和同事没有处理好关系,是因为自己的嫉妒。《共赢》中说,我们不应该和我们的家人、团队建立竞争的关系,当别人取得好的成绩时应该祝福他们。通过祝福是打破竞争关系的一条通路。
每个人都喜欢和让自己舒服的人交往,自己和师兄因为这方面没有处理好,导致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必要的困难。
在我和人交往的人中发现,在别人不是很熟悉自己的时候,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很好。当很熟悉彼此之后,反而会给他人留下很多不好的印象。
直到离现在不远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挺自我的人,在和他人的相处中,先会怕自己出丑,担心别人关注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因为担心产生不好的影响,反而不敢向前迈进。这会造成本来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发生却没有,本来很多误会本不会发生却发生了。而在《共赢》中说到,想要有好的人际关系,就要主动关心到他人。从自我的圈子里出来,去关注到别人的需求。
从小到大的环境氛围,让我有时候看人的时候也会带有一种偏见。自认为别人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某个人一看到就不行,会贴上标签。《共赢》中说到每个人都有其优点,都有别人可以学习的地方。是啊,自己有时候太看重他人的外在了,而忽略了对方本身的内心之美。我们去欣赏一个人,一定要从对方的内心去欣赏,而不是外在。
每个人都渴望鼓励,被鼓励是每一个人的刚需。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字眼的时候是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里,李笑来老师就说过这句话,再次听到这句话是猫老师说过的这句话。确实,我自己也验证了这句话的效果,我带的跑步组,每当组员上岸的时候,我都会给对方一个及时的鼓励,或者一个赞!大家的跑步也会更加的积极,组员也更喜欢把自己的跑量公布到小组群里。群里也会形成了一个比较积极的氛围。
想成为卓越的人,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当自己羡慕别人做的事情,殊不知别人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有了现在的成绩。任何好的成绩都绝非来自偶然,只有一步步的去努力,向自己向往的地方靠近,才可以真正的到达道理。所以,当自己没有达到工作的要求,或者没有得到想要的职位时,首先想想自己为此又用了几分的努力,自己有没有拼尽全力,有没有做到极致,有没有问心无愧,如果没有,就不要为不是自己的而懊恼。
在参加了这么多社群之后,我发现那些优秀的人,更乐于去帮助他人,也更愿意去成就别人,并且从内心中散发出一种本身就积极向上的力量。在我的朋友圈中,我发现很多积极向上的自主打卡,有的是瑜伽,有的是跑步,有的是反思,有的是美食。有这样两位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自由职业的创业者,他每天早上都会录一段自己跑步的视频,每天都会对着大家说一句,好的心情从早上开始,一个字干!看了他跑步的视频,也会受到积极信号的影响。另一位是曾经得过癌症,依然每天积极向上的练着瑜伽,每天都会被她的高难度动作惊叹掉,真的要感叹一句,人啊!都是自己活出来的。
猫老师说过,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在《共赢》中也读到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虽然我自己还没有亲身的体会到,但去践行是我要必须去做的。
通过社交模块,我对过去那些自己做过的错事,进行了梳理,也让我对人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去相处的方法论,让我想到了更多优秀的人,让我认识到了每个人应该让自己可以变得更好而去努力。做事情,不是为了一时满足他人的而去做,而是发自内心的,始终如一的去做。我期待自己可以在社交中认识更多好的朋友,也期待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