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每周一本书:《奇特的一生》—人的一生应该这样过

每周一本书:《奇特的一生》—人的一生应该这样过

作者: 仙女下凡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15:18 被阅读78次
《奇特的一生》-格拉宁

书名:《奇特的一生》

作者:格拉宁[俄]

译者:唐其慈

推荐指数:五颗星

图书分类:时间管理

阅读时间:4.03h

2017年年初看《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时,笑来老师在文中提及05年曾看过一本书——《奇特的一生》。书里摘抄一段原书内容:

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的一生的各个阶段及彼尔姆大学......

看到这儿时候,我很惊讶,更多的是诧异。一个人的一生竟然可以做出如此多惊人的成就!我在书旁写了两个词“惊人”、“amazing”。

昨天拿起这本书,一口气读完,好不畅快。读完之后,立即按照书中所说,做了一些现场小实践,下面来谈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格拉宁是主人公柳比歇夫的朋友,格拉宁通过研究主人公去世后留下的信件、日记、文件等等,发现了柳比歇夫充实而又成就惊人的一生。而他的成就与他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密切相关。

一、时间开销日记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鉴定袋蛾—20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依伐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小时25分。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这只是柳比歇夫几百页日记中最普通不过的一页,日记自1916年1年1月1日到1970年,直至他临终前最后几天的日记,如出一辙的记录自己的每一天的时间花费。

1916年,柳比歇夫开始记录开销日记,一天没有间断过。

事件记录的格式是: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

从这篇日记中可以看到,柳比歇夫把时间精确到每一分钟,记录每一项工作具体花费了多少时间。而其中休息的时间并非指的是午睡,而是用作写信、看报、看书。可以理解为工作劳累之后的切换模式在于换换脑子,换阅读一些轻松地书或报纸达到休息的效果。

自我实践:

1、读书时间记录

看到这儿的时候,从这一页开始我就会在那页写上看书时间,比如9:20。看到不想看稍作停顿时,便在书本上写上停止时间,比如:10:17。于是,记录下看完一本书的过程:

9:20-10:17    P30-P86    57min

10:17-10:47  P86-P126  30min

10:47-11:14  P126-P160  27min

11:30-11:41  P160-P168  11min

12:39-12:42  P169-P171  3min

13:15-14:39  P171-P254  84min

由于前一晚已经看了30页左右,花费30min中左右,所以很容易算出看完这本书花费时间242min/60=4.03h。

看到后我很惊讶!一直以为看完一本书要很久很久,居然4个小时就把一本书看了!同时本书254页,耗时242min,从记录可以看出平均一页花费1min时间。这也就知道自己看书的速度,内心还是惊讶+惊喜的。原来记录下时间很有趣,知道时间都花哪儿了。

2、刷手机时间记录

看完这本书后,记得微信社群没有打卡便登陆网页版微信,记录时间12:42,等打卡、打水、看朋友圈后,一抬头时间是13:14。

12:42-13:14微信打卡、刷朋友圈、打水32min。

时间就这样没了!!!!而我丝毫没有感觉,既没有感到时间过得那么快,也没感到干了什么!而如果用这半小时看书,是有时间感受的!!!!而且我能看30页书!!什么概念!!

对自己的时间负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二、个人总结

我发现,每个月月底他都要做小结,画了一些图,列了一些表。到年终,又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

前几日的朋友圈被一股“支付宝年度账单”霸屏,看到好多人的标签“当家、快乐、颜值正义”等等,更是看到很多人的年度消费。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忍不住去算了算自己的年度消费。于是......打开淘宝、当当、唯品会、支付宝,开始统计自己的2017年的钱都花哪儿了。

线上消费:

淘宝/唯品会数据:生活用品421.84;零食520.35;其他用品657.2;护肤产品690;话费590

当当数据:图书1104.41

支付宝数据:服饰24%,生活用品22%,食品17%。其中,商店101次;餐厅46次;打车23次。

以上数据是不完全统计,还有更多线下消费。看到后我很惊讶的是买书居然花了1000多!!怪不得成为当当的VIP会员了!很多书还没看......

从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自己在图书、零食(线下比较多)等方面需要减少花费。

图书:看完再买,不要捆绑购物,满100-40之类。只买想看的书,不买只单纯优惠的书。

零食:少买少吃,可以用水果、牛奶代替。商店少去......

餐厅:很多是同学转账。少去,半个月去一次,低质量的社交不如有意义的读书。

以上就是从《奇特的一生》中获益最大的两点,也是看完就行动的两点。其实本书远不止这些内容,还有更多关于作息、情绪、做人的道理等等各个方面有待挖掘。请读者自行阅读吧,这本书值得读三遍。

只是,慢慢觉得如果看完一本书,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后,读书不求速度,但求质量。质量从何体现,那无非就是使用,践行。

所以,开始践行这本书,后期有更深入体悟,前来补充。

最后,突然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说的一段话: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地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一切暴病,或者一次横祸,都可能使生命终止。

像柳比歇夫一样记录时间吧,你一定会很吃惊的,这一切对自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时常反思自己,总结经验不足,然后改进继续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一本书:《奇特的一生》—人的一生应该这样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np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