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佛教十五题》有感

读《佛教十五题》有感

作者: 云云如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10:24 被阅读0次

           终于读完这本书了,断断续续,长达2个月。不是它晦涩难懂,而是我读与不读,全凭心情。当然,它还是有些难懂之处的,书中有很多文言文,有很多我看不懂的佛教术语。好吧,就把这些理由作为我不勤读书的借口。

             一看此题,或许有人要吓一跳,以为我要“遁入空门”了。但并非如此,世界之大,文化之丰富,有时间涉猎何不多学习;况且,正如该书作者季羡林先生所说,佛教在中国并非全是消极影响,它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佛教的传入与倒流极大地推动了中印乃至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用时髦的词语那就是一带一路上文化的交流)。季羡林老先生研究佛教史50年,却依然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书中处处可见其唯物主义观点)所以,还是要消除谈佛即遁入空门的误解才好。

          况且,读完这本书,我依然不记得里头关于佛教的知识,反倒是对佛教产生的影响记忆犹新,对作者印象深刻,对当今的文化发展有些感想。

          在此之前,从未读过佛教著作,也未涉及相关知识。所以读起这本书,谈及的佛教术语、佛教内容令我云里雾里,只能是跟着作者把握全书脉络。这本书是季羡林先生有关佛教的论文集,按照佛教的产生、发展、传入、倒流脉络展开讲解。虽然不知佛教大义,却从中深刻领会到佛教在推动中印文化交流,在中国了解“西域”人文地理,在印度找寻自身历史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对佛教肃然起敬。原来,它的魅力不仅仅是信佛之人对它的顶礼膜拜,更是传播过程中对沿线国家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对中印的影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并非易事。在那些奔走“西域”的年代,除了商人,恐怕就属中国的和尚最勇敢了,如我们都熟悉的“玄奘”,他历尽艰辛,西天取经,带回大量的佛经。回国之后,写的《大唐西域记》,详实记载了途经国家的地理、人口、语言、文字、文化,历史等等。马克思说,印度是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印度不注重记录历史,当它重视历史时,《大唐西域记》便成了它参考的重要文献。可见其意义之深远。于中国本身何尝不是。历代王朝,想了解西域,甚至征服西域,了解西域人文地理是十分重要的,而佛教的传播者往往历尽艰辛,十分熟悉西域人文地理,这对君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原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远远超出了佛教本身的范畴,它还有如此重要的文化意义、政治意义。

            比起佛教本身,更入我心的是作者季羡林先生。大学时代便听老师说他有多么优秀,学问做得有多好,但我终究还是没有涉猎他的著作。直到今天这样的一个偶然,读到他关于佛教的论文集,我才真正被他折服。

           季老是一个具有很强逻辑思维的学者。当我读完他写的序时,我已感受到季老强大的写作逻辑。从简略讲述自己研究佛教长达50年的历史,到消除人们“你研究佛教是不是想当和尚呀?”的疑问,再到谈论佛教对中国的意义,最后理性地告知世人要客观公正地分析佛教,研究佛教。其思路,不可谓不清晰。这一点,也体现在书中的每一题中,他首先提出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然后就着问题娓娓道来。

           季老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懂很多种语言,梵文、巴利文(这种语言我在此之前从未听过)、英文、德文等。他熟悉中国历史,对每一段小小的历史故事都能信手拈来,加以引用。所以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能够把论文写得跟讲课稿一样让人通俗易懂,不是他才疏学浅,正因为他通读中国历史,了解透彻,所以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书中,他时而引用佛教经典,时而谈及中国各类史书,内容之丰富,涉猎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不禁对其敬佩万分。读着这本书我总在幻想这样一个情景:一个步履阑珊的老人,坐书桌旁,日夜不挫,一边研读经典,一边记录自己的思考,长年累月,不感疲惫。

           季老更是个谦虚严谨之人。为保持内容的客观真实性,他有把握不准之处时总不忘请教他人,例如,为了解决“佛”字的古音问题,他向周燕孙先生讨教;为力求给读者提供一种正确的见解,他在写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时,特地把文章送向觉明先生指正;在完成《佛教对中国儒道两家的影响》的初稿时,他特意将其送给汤用彤先生审阅,请其提出宝贵意见。文中诸如此类的事情比比皆是。一个对佛教问题研究数十载的人,在写论文时却还“不耻下问”,这份精神,何不让人叹服!

           季老还是个平易近人之人。这一点,是从书中的言语文字当中感受到的。虽说《佛教十五题》是论文集合体,可除了引用之处,皆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读这本书时,不是一种正儿八经看论文,学知识的感受,而是一种听一位慈祥的老爷爷跟你讲佛教故事的感觉。听故事,这肯定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情。这个过程,我一直拿着现在的论文与之对比。现在的论文,往往理论性太强,而且很多引用都是一引再引,很少让人看到新鲜的观点或者能够启发读者思考的东西。而这些,在季老的书中是全然没有的。写论文的同志,真应该多向季老学习。为何他能够用自己的话说明一个问题?为何他能从读过的典籍中提出问题?为何他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问题?这一切只因他是在用心做学问,在博览群书的时候不忘思考。而不像现在的作者,很多只为引用而引用,或许连自己都不清楚引用的话为何意。

            我也应该向季老学着点,思考一些问题的。比如,我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看法在过去是否太过肤浅?书中提到了很多我们学历史或中文时了解过的人物,比如玄奘、韩愈、章太炎、梁启超等等。过去,我只认为他们只是某个领域的人物,而读完此书才知,他们的建树何止于一项。例如玄奘,对他的了解只因看了《西游记》,得知他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僧人,可现在才知他其实很懂与君王相处之道;梁启超,只知他在清末为救亡图存奔波,却不曾想他也是一位出色的国学大师。想来自己过去对诸多历史人物的认识是如此浅薄。现在终于明白了,弄明白一个人,一定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了解,去理解,切不可以现在的时代背景去认识历史人物,否则只有片面、误解甚至“趾高气扬”,认为他们都是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代表而已。然则是非如此,他们也是那个时代兢兢业业搞学问的人,仅此而已。

           在近几年一些国学大师陆续辞世之后,听过这样一种观点“民国之后再无大师”。或许说这句话的人只是因失去那些国学大师太过悲伤而发的感叹罢了,言辞难免比较激烈。但这句话也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何现在难以出现像季老这类坐得住、静得下搞学问做研究的人?中国文化时至今日,是在发扬光大还是面临发展困境?这些问题,不想在此讨论下去,或许见仁见智。但只想说一句:无论何事,要成事,一定是要静下来,多些安静少些浮躁才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人静得下,坐得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佛教十五题》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qn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