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散步,有位死党相陪,忆起不久不远的乡村年少趣事。
她一言我一语拼凑了整个自行车记忆:童年的自行车是带着大杠子滴
初学自行车都在七八岁余,不知道从哪个亲戚家哪个难得的机会,天赋高的胆儿肥的大半天基本可以学会:别大杆啊
就是腿根本够不着自行车座,只能从大杆下面穿过去,一蹬一蹬的开始,如果够幸运不用割猪草,持续练习几个放学后的时光,就可以熟练的转一个圈了,这段时间:裤子被搅,车链子要重新安装,应该是经常会遇到的事儿。
稍微长高些,可以勉强够上车杆子了,就会练习上车姿势三步曲:右脚踩脚踏,(通常是只剩一根细杆子的踏),左脚踩脚踏与车身连接处,再前抬右腿上车,整个工作需要第一步助跑提速,第二步干净利索,第三步平衡稳定一气呵成。以上可以是一个上车三部曲。
这个时候的身高还不能满足骑车需要,有的喜欢左右扭屁股画圈,够着车座的是靠脚尖勾一个整圈,绕着房前屋后村子周围十圈八圈直到父母喊吃饭。总之,再练练,我们可以骑车走亲戚了……
那个时候日子会有惊喜,因为亲戚来亲戚往都不会提前通知。外婆家离十几里,姑姑家隔几个村……总会在大人难以控制的某个时间出发去了,骑个半小时一小时根本不带喘,其实外婆姑姑们是惊吓大于惊喜的……
那个时候的我们都会有个亲兄妹姐弟,那个大的一定要掌握‘跳车座’这项运动,前杆子坐着小的,大人上了车之后,后面那个大娃要会跳上车座,技术好的车依然平稳,技术一般的车晃晃悠悠再继续走,技术差的可能就是一起交通小事故。
那个时候自行车都是家庭贵重物件,借车也是乡村邻里常有的事情,还没有人教育我们:车与老婆不外借!
父母也会时常告诉我们:骑车要走右面,那会的路还不会画满箭头,如果对面来了车,往右面靠,路上真的会有人逆行哦。
再大点,我们可以骑车带弟弟,带妹妹,带同学,一起吹牛都在比谁带的个儿更大!
打气筒,车链子,漏气的车胎,气门芯,车铃铛……貌似都可以成为玩具,也的确成了玩具。怎么玩?意会大于言传!……
作为一名资深的80后,会同另一位资深80后,聊起来无边无际,光一个自行车就带来了无尽的话题,不能多费脑子想太多,毕竟我们忆旧尚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