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心理读书
《这一生为何而来》之读书有感

《这一生为何而来》之读书有感

作者: 简单爱之归于朴 | 来源:发表于2023-02-18 01:12 被阅读0次
《这一生为何而来》书籍封面

我常常觉得自己十分幸运[抱拳]。

偶然读过的书如此契合我在这个世界的经历。

自己与人交流时的内容,那么容易看到它显化的点线面。

昨天和今天,翻看这本海灵格的《这一生为何而来》,感受到这本书助力到自己的愿力。

关于 NPD知识的普及,很多崭露头角的视频号内容相当深刻,专业,都秉承了一个重要的知识:“NPD除非自己改变,否则无药可救,如有遇见,即刻逃离”。但这个观点又和我的认知有些相拧,我纠结地发了个朋友圈,我相信有一种同频存在我的朋友圈里,我可以感知到,一些朋友身处与NPD有关的苦海中。

然而大家对这则内容是回避的。远没有对我写“释梦”的文字热情那么大。有洪大的防御和阻抗的存在。

妹妹问:“姐姐,你为啥不在视频号上直接表达你的观点,为啥那么怕引起矛盾?”一位姐姐说:“你把那火烧大点,拿蜡烛烧水呢?!”我笑🤣,这个卡点我暂时还解不了呢。

抱着这个目的读海灵格《这一生为何而来》,初心是认为自己愿力不够,要突破自己身上的这个壁垒。

这个一生写了一百多本书,技术一直到今天还被争议的人,昨天还看到有人在视频号上说他的书他的学生都没看全。可我现在懂得了他为什么要写一百多本书了。他为了专注和心静选择了抽丝剥茧,而不是激浊扬清的工作方式。

海灵格击中了德国时代精神的“阿喀琉斯之踵”,因为他的技术显示了与某种“政治立场”、“文化立场”的不同。对他产生争议的人,像支持受害者,谴责加害者,或者理解加害者,要给受害者更多羞辱的人们之间的对立一样。媒体对海灵格的抨击和歪曲也使很多人产生了不安全感。培训机构、各种协会全都开始与海灵格保持距离。对于他个人而言,该是何等的被孤立?又是怎样的孤独与心苦?

这一生为何而来?愿力该怎样宏大,才足以奉献此生。又该用怎样的工作方式,举重若轻又如此深入灵魂影响千千万万人?

这是我在这本书中格外受益的地方。

相关文章

  • 《这一生为何而来》之读书有感

    我常常觉得自己十分幸运[抱拳]。 偶然读过的书如此契合我在这个世界的经历。 自己与人交流时的内容,那么容易看到它显...

  • 这一生,为何而来?

    01 今天情绪低落,几近抑郁。看着老公宠爱,女儿懂事。做为一个女人,在感情上,我是丰盛的。只是身体不争气,起起落落...

  • 这一生为何而来

    伯特·海灵格于1925年12月16日生于雷门,他是父亲阿尔伯特·海灵格(Albert Hellinger)和安娜·...

  • 这一生为何而来

    4.27 8:46上班路上的公交车上,今天早晨的路很堵,到现在已途经三起车祸了。 昨天下班回来的路上,就一直在想这...

  • 《这一生为何而来》

    推荐书籍 《这一生为何而来》德国.伯特.海灵格 这是一本海灵格的自传.访谈录(海灵格,是“家族体统排列”...

  • 这一生为何而来

    每个人来到人世都有一个自己的使命,这是德国心理大师在《这一生为何而来》中提出的观点。我们出生于不同家庭,不同地区,...

  • 这一生为何而来

    1.我们只是简单地看着,安静而专注地进入“空无”。这是一种“归中”,在某种程度上与现象学中“洞察”的基本态度相似。...

  • 这一生为何而来

    这两天重读了《这一生为何而来》,海灵格的访谈录。 单就这个命题,已经触动了我,多年前买这本书的时候,也...

  • 找寻自己

    我的在朋友家书架上,看到一本书,虽然没有买,但书的题目特别吸引我《这一生为何而来》。是的,我们这一生为何而来呀。等...

  • 读一生书,一生读书,读书而后有感(之八)默默看世界——读贾平凹《

    读一生书,一生读书,读书而后有感(之八) 默默看世界 ——读贾平凹《自在独行》有感之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一生为何而来》之读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wv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