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故事大约是初中语文课本上学的,但是我向来不喜欢,可能曾经被教育被影响要喜欢,但内心深处未必感兴趣,想来可能有以下原因:
1)牛郎拿女生衣服,趁人之危,形象猥琐油腻,织女为了要回衣服只能下嫁,作为仙女的本事不高,观念也显得落后。
2)课本里说王母娘娘拿簪子划出一条银河隔绝一对小夫妻和他们的孩子,怒气冲冲且很不人性,破坏了我对于在夜空中看银河看星星的美感,情绪分裂。
3)还说所有的喜鹊都飞去给他们搭“鹊桥”,这个画面想来非常恐怖,如果看过希区柯克的恐怖电影《群鸟》的话。
4)由此衍生出的“七夕”又称“乞巧节”,实际上就是女性手工劳动技能大赛,在这个领域我是学渣,且该技能原本隶属于“三从四德”中四德的第三项“妇工”,该价值观整体已经被淘汰了。
我相信,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还是夏夜无事,人们仰望星空后编出来的,或者用当时已有的故事附会到这样两颗星星上:
1)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了科学意义上的天象观测,而且很准确,影响到历法、节气的制定。
2)“附会”的毛病至今还有,比如很多景点都会取名“童子拜观音”等等,从传播学来说,算是用大家熟悉的文化符号来赋能新概念。
那么,牛郎织女的原始版本应该是什么呢?据考证,是《搜神记》里一个叫“毛衣女”的故事,毛衣,指羽毛织成的衣服。
说有个男的,在荒野里看见几个姑娘,都穿着羽毛做的衣服,其中有一个刚好脱下来放在地上,这男的爬过去把衣服拿了,扑向姑娘们。别的姑娘都变成鸟飞走了,只有衣服被拿的这位走不了,不得已做了这个男人的妻子,还生了三个女儿。过了几年,女儿长大了,当妈的让女儿去问:你爸有件羽毛做的衣服藏哪儿了?这男的没防备女儿,就说了。当妈的立刻冲过去,拿起羽毛衣服穿在身上,飞走了。
过了几天,妈妈又回来了,带了三件小毛衣,把三个女儿也带走了。
这个故事也有点瘆人,让我联想到被拐强婚的妇女。好在结局比较光明。
但真的“光明”吗?从男人角度想,似乎又有点“不近人情”。
《搜神记》成书于东晋,到唐朝,“传奇”繁荣,文人脑洞大开,恶搞了很多关于织女的故事,比如这个,真是“天上人间”:
说有个叫郭翰的,有天夜里,偶然与织女共度良宵,此后织女天天来,郭翰便问起牛郎。织女说:“我下凡是我的事,与他无关。再说隔着银河,他也不知道。就算知道又如何?”
七夕到了,织女有五天没来,因为天上一天抵人间五天。五天后织女来找郭翰,郭翰带着醋意问她见面情况如何?织女说:天上比不得人间,我这就是一年一次的安排,你别多心。意思是为了完成这么个人设,例行公事而已。
民间故事都有很多版本,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版本,不同的场景也会产生不同的版本,毕竟是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牛郎织女的故事,有研究者做过田野调查,收集整理出十二个不同的版本,与“毛衣女”的故事相比,增加了织女洗澡的细节。这个细节一是给牛郎拿衣服制造合理性,二是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据说民间演出《天河配》,会把牛郎抢织女衣服这段演绎到二十分钟,作为最大的卖点,直接写在广告上:“有仙女洗澡”。
但是在民间十二个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里,王母娘娘都是正面人物。
其中,有七个是织女自己拔下簪子,划出银河挡住牛郎,有四个是王母娘娘为了救织女,划出银河挡住牛郎。
有的版本里,王母娘娘还劝织女,说你跟人娃也生了,往后愿意在娘家多住还是在夫家多住?织女说:在娘家多住。——所以才把见面时间缩减到一年一天。
我们在教材里读到的版本,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亲手改写的。
这不是为了时代需要嘛。牛郎、织女都是劳动者,被压迫阶级,王母娘娘是封建势力,残酷迫害劳动人民。
叶老师在价值观和合理性上做了很多努力:织女在天上劳作的痛苦;牛郎并没有偷织女的衣服,而是拿到后还给了她;牛郎织女在人间生活非常幸福;王母娘娘思想封建,看不得年轻人幸福,活活拆散一个美满家庭。
叶老毕竟是高手,这样颠覆之后,却与诗歌文学中的传统衔接得天衣无缝:
从汉乐府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到唐朝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以及白居易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表现的都是情情爱爱,你侬我侬,到宋朝,秦观还翻出新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不然,现在的商家又如何能继承一个这么好的“中国情人节”呢?
不过我好奇的是,这两颗星星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它们在西方叫什么名字呢?“七夕”这天能看到吗?
按照国际天文协会的叫法,织女星的正式名称是Vega,即天琴座α星,牛郎星是Altair,即天鹰座α星(也叫河鼓二星),这两颗星,与“天津四(Deneb)”构成一个近乎等边的“夏季大三角”。
在北半球,我们在一年之中任何一个夜晚都可以看见夏季大三角,当然,它们在夏季里最为明显。它不是一个星座,而是由三颗不同星座里明亮的恒星所构成的星群。
这个星群,或者说我们熟悉的这两颗星星,它们的存在,远早于这个故事的任何一个版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