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金句:
快乐的法门,是每天做点不喜欢的事儿。
成熟的秘诀,是习惯去做不喜欢的事儿。
智慧的法门,是喜欢去做不喜欢的事儿。
终其一生,人挑战的只有自己,而非别人。
人生太多东西无由选择,唯有生命质量,取决于我们自己。
20岁之前,我们的幸福取决于别人。20岁乃到90岁的整整70年,我们的欢乐与幸福,完全取决于自己。是颓废?是充满悲怨的对抗?还是接受生命的现实?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想要什么,取决于现在的选择。
本周反思:
一、为什么要继续参加晨读私塾?
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斯科特杨的《如何高效学习》是kris很早就推荐过的书,我是一定看过的。但是现在再看的时候,除了还记得“整体性学习”这个名词,其它的居然什么印象都没有了。
反观《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两周的阅读之后,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这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已,统和综效,不断更新。其中第六个习惯统和综效,当时kris在那天早上的晨读任务里就提到这个词比较难记。当然,读一本书,重要的不是去记忆,而是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而运用,实践,就是学为已用的最好方式。
周四遇到一些问题,情绪很低。又有一点想放弃的念头。毕竟,学习和改变,都是反人性的,肯定没有随波逐流来的轻松,至少从眼前来看。从长远来看,一定会是路越走越窄,但大多数人都是短视的,包括自己,很容易因为眼前的苟且,而放弃了未可知的诗与远方。
但是这一次,在反思的时候,很自然地想到了《7个习惯》,很自然地让自己对号入座。
首先是学习方面。先从积极主动开始。先问自己,没有赶上进度的原因在哪里?这是我能控制的事情,为什么没有控制好?以终为始,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现在的做法跟最终目标的方向一致,还是背道而驰?要事第一,为了实现目标,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自己是否把精力放在了这些第一的要事上。这样分析下来,很清楚地发现自己消沉的原因。没有做好要事第一,让不重要不紧急地忙碌、但是容易做的事情,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就是用虚假的忙碌,来掩盖实质上的懒惰。
其次是人际关系方面。这是我的弱项,在读书的时候,其实并不够重视,因为觉得自己个人连个人领域都还没有做好,还没有完成从依赖期到独立期的过度,根本是太早去谈论公众领域的成功,实现从独立到互赖的进化。但是,生活本来就不会是按阶段去进行的,而人际关系是我们每天都无可避免的,必须要去面对的事情。比如说跟伴侣,我不可能跟他说,我现在还没到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你先等我把个人领域的事情做好再跟我说话。而那天的事情,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习惯性地、带着评判的态度去倾听他的抱怨。就象在书里说的,我并不是想理解他的想法,只是为了回应他。我时刻准备说话,在他说每一句话的时候,想着自己应该说什么,来改变他的想法。如果我的想法最后说出来了,我会觉得又一次开导了他,这次谈话没有浪费时间。如果我的想法最后没有机会说出来,倒会把自己弄得很难受。
移情聆听,我到现在才真正明白,要做到这一点,真的是太难了。这是一种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解决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可是,明明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错误地,却不能指出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我还是会选择去坚持和实践。在评估和判断别人的话之前,在表达个人观点之前,先理解别人。
知彼解已,还表现在如何获得理解方面。也就是说,要提升自己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以达到顺利沟通,共同合作,实现共赢的目的。在修车的事情上,我并没有跟实际操作的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和顾虑,而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前台会把我的意思告诉操作人。结果是,前台也可能是忘了,也可能是没有真正明白我的意思,造成修完后,大家都不开心。修车的认为我事先没有说清楚,我认为修车的没有搞清楚。我认为自己多花了钱和时间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他认为自己多花了时间,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别说双赢了,整个一个两败俱伤。这一个教训一定要记住。
同时再吐槽一下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在这里找老外换电池,换完问保质期是多久,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找熟人,找中国人,就会觉得不好意思问。真的问了,对方也会非常不高兴,会认为,是朋友,给你便宜了,你还计较这个么?可是,便宜是双方的选择,我花了钱,问一下情况,应该也是正常的。哪怕你说只有一年,至少,能让我有所准备啊。不过,这些想法,也只是自己在心里想的,并没有说出来。但是,下一次,还是应该把话说清楚,让彼此知道对方的需求和底线。书里说,如果不能做到双赢,放弃,其实是更好的选择。
这样分析下来,归根结底,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怪不到别的任何人身上。未来也很清楚,知而不行,这种恶性循环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从现在开始改变,即使只是从一个小点开始,从迈出一小步开始,加以时日,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参加完第一本书的阅读之后,从这种晨读方式中受益非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联系自己进行反思。我们所有的学习、坚持、提高,都是对自己的投资。而这七个习惯是最好的工具,让我们可以对自己做出最有效的投资。学习技能,可以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阅读,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宽度和深度;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韧度。所有的一切,最终要改变的是自己,然后才可以通过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到别人。所以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而自己的思考,是保证目标不会跑偏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我会偏向于自我阅读的原因。今天在做饭的时候又听了一遍樊登讲的这本书。毫无疑问,他对这本的重点讲的很透彻,也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一些小故事,让听众能更好的理解。但是,经过他解读的书,或多或少的,会加入他的观点。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关注点不同。也许他认为重要的,并不是我最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自我思考的能力。而阅读本身,就是为了通过思考,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就象有的人喜欢啃骨头,是因为啃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不一样的韧劲。而那种感觉,是吃大块肉永远无法体会的。我觉得,听书可以让我们有对一本书有大概的了解,节省选书的时间。但是要真正掌握一本书,一项技能,还是要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才会有更好的理解。
所以,虽然时间表已经很紧,我还是选择继续每天一小时的晨读私塾阅读。
这周还有一个改变,就是开始看新闻。目的就是不想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只关注自己的小圈子。国家大事,虽说自己没什么影响力,但是也要有自己的见解。毕竟,我们在这个环境里生存,对它负责,本身就应该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产生这个念头的原因,一是从电影《流浪地球》而来。二是还是从《7个习惯》这本书。在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部分,作者建议花时间写下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其实就是要找出生命的意义。或者我永远只会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是也同样可以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以及可以为这个世界贡献出的一点点微薄之力。更何况,机会也许就在下一个转角,至少也要睁开眼睛去看看呢。
二、做减法
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要事第一的方针,我决定减掉一门课,删除手机,Ipad里不用的APP、几乎不看的公众号和收藏夹里永远不会再看文章。但是会继续参加晨读的活动。下一期的书是《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2017年曾经看过一遍,当时也是非常地震惊,惊为天书。自己也是从这本书之后,才开始真正地直面自己身上的问题。这次希望通过kris的领读,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精髓,更好的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本周目标执行情况:
1、大学课程 完成率 6/6
2、完成作业 完成率 2/6
3、坚持晨读和作业 完成率 1/1
4、坚持每天做饭 完成率 7/7
看起来好象还不错。但本质上依然是避重就轻,光挑容易的先做。骨子里,还是懒惰啊。这是下周的改进重点。
下周目标:
1、大学课程 总数3
2、完成作业 总数7
3、坚持晨读和作业 总数5
4、坚持每天做饭 总数7
5、每天锻炼半小时 总数7
6、完成024 总数4
完成要求:
所有的目标,按要事第一的原则来设置。没有完成要事,就不算完成任务。就不能在打卡里记录。看大家都在最后的30多天里,不断精进。让大家都看看我的不求上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