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路上,隔着车窗看着工作人员正给路灯装灯笼,一瞬间那灯笼裹着浓浓的年味就袭上心头。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用在闻着年味的异乡人身上也是熨帖极了。即便留在异乡已有16年,即便已然成家生子,但过年回家,回家过年的盼头有增无减,因为老家有妈,有婆婆公公,有关于年所有的记忆。
小时候,过年就代表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有玩不够的时间,有数不完的压岁钱,不用想写不完的作业,不用想期末考试惨淡的分数(大人们也会看在过年的面子上少了许多唠叨)。
等到上了中学,还是喜欢过年,三五成群的玩伴儿走街串巷玩遍镇上所有能玩的地方,尽管外面天寒地冻,可我们还是玩得热火朝天,即便实在没地方可玩,也会凑到谁家去打牌,然后看着彼此贴满纸条的脸笑得直不起腰,那时候的我不用想背不完的公式,记不完的单词和那漫天飞的试卷。
上了大学,每到年关就会掰着手指头等放假盼过年,想老妈做的手擀面,想许久不见的“狐朋狗友”,只要到家,就是不着家的聚会闲聊,你说你的趣事,他聊他的生活,反正是把自己经历别人不知道的那些事儿统统抖落出来,谁有了男朋友,谁不经意问起高中时代暗恋的男生,谁又为没有着落的工作惆怅,不过我们不再如曾经那样不顾形象的大笑,疯疯癫癫的满街乱窜,似乎我们也开始学会了思考,对生活,对未来。
再后来有了工作了,嫁人了,有了孩子,但到了过年还是感觉那么的幸福,尽管知道自己又老了一岁,工龄又涨了一年,但想到回家过年我还是让我心心念念。即便除夕才放假,即便路途遥远,即便满身疲惫,即便要妈妈、婆婆家各住一半,但只要一到家,所有的苦累都无影无踪了。
打开像装了一个小卖部的后备箱,蚂蚁搬家似的卸下所有的牵挂,看着老爹老妈们乐开花的脸颊,一年中所有的委屈都化成化不开的甜甜地那句“妈,我们回来啦”。
每年过年看到买给他们的东西,她们总会埋怨“乱花钱,攒着给宝宝”;给她们的钱都为我们攒着,舍不得花;每次拿起扫帚,就会有人夺下,嘴里念叨着“才回来住几天,别干了”。无论在婆家还是在妈家,看到的都是满脸堆笑的忙前忙后的身影,看着他们把一道道我们爱吃的菜端上桌,看着他们为我夹着饭菜,看着他们只顾看着忘了吃的种种,心里暖暖的、酸酸的,嘴里念着“真好吃”,傻傻乐的像个孩子。
想想每年的假期总是那么短暂,还没吃够家里的饭,还没睡够家里的热炕头就又要离开了。每次送别,老人们欲言又止的神情分明写着“这么快就走了,不能再住几天吗”,可他们都知道孩子们也有孩子们的事情。想着想着,就又是一年,真想年复一年,我们年年回来,他们年年送我们,一直一直…
年还没到,但过年回家,回家过年的味道早早就只种进心里,想一想美美哒…
年味就是这样,因为远所以浓,远的是隔山隔海的年华,浓的像化也化不开的牵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