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年,由于新冠肺炎的肆虐,瘟疫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几乎引发了全民恐慌。而除了新冠肺炎,你所熟知的非典SARS、埃博拉病毒以及流感都属于瘟疫。其实瘟疫所包含的急性传染病自从人类诞生起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时不时就要爆发一次,即便在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空前发达的今天,瘟疫也仍然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为什么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瘟疫呢?这就要从环境说起。外部的自然环境与内部的人体环境共同决定了人类与疾病必然共存,而且其中很多是传染病。但是,这些病在以往的历史书中很少被确切地记录下来,甚至许多学者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瘟疫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
在过去的一些观念中,人们一般都把瘟疫当做纯粹自然的现象,与人类社会和历史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传染病在人类的历史中绝非默默无闻,而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今天我们要解读的《瘟疫与人》这本书结合了历史学与病理学,会带你重新审视和阐释人类历史,看看瘟疫是怎样在人类历史上扮演关键角色的。
《瘟疫与人》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威廉·麦克尼尔,他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被誉为“20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在书中,他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20世纪前半叶,详实探讨了传染病如何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又是如何塑造了不同文明的特色。他率先将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并将传染病置于历史的重心,给了它应有的地位。可以说《瘟疫与人》就是从瘟疫出发的一部全球史,它将生态、人口与政治、文化整合起来,讲述了3000年来传染病塑造人类与社会的历史进程。
第一部分,通过澳大利亚大陆上野蛮生长的野兔与多发性黏液瘤病毒的故事,了解了宿主与寄生者的概念,并知道了二者之间会形成动态的平衡:频繁感染期与瘟疫衰弱的时期会交替出现。让我们明白为什么瘟疫始终与人类共存。
第二部分,我们通过第一部分的知识结合东非特殊的地理环境,讲了瘟疫对文明的影响。东非地区特殊且繁杂的寄生者,阻碍了人类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文明的诞生。
第三部分,我们通过一些史实讲了瘟疫在战争中的影响,知道了瘟疫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对于瘟疫,提前预防起到的效果是很显著的。每个国家、每个个体面对瘟疫,都应该加强警戒,防患于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