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有那么一种文体,可以获得所有人的喜爱,那就非故事莫属。我们沉迷于作家描绘的世界,为其中人物的一言一行动容,为其所遭所遇牵挂。甚至有那么几刻,我们仿佛与人物同心同体,切身感受到那种呼吸急促的感觉。
故事几乎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它开启心智,萌发思想,故事是我们的成人礼,是我们认识自我,感知世界最重要的方式。但即使讲故事的人,拥有再奇诡的想象力与叙事技巧,我们的内心也会对故事进行二次加工。这种方式受制于每个人的认知限制,也就使得一个故事经由不同人传递,会衍生出若干版本。
但电影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光影与声效汇成一条河流,吸引住了每个人的视线。从来没有一种媒介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人。在昏暗的剧场里,在宽广的银幕前,没有年幼年长,也没有高低贵贱,有的只是一双双目不转睛的双眼。
而这一切的成就,都始于一沓薄厚不等的剧本。电影如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都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虽然故事可能只源于某个想法,但终须落地生根,写作成剧本。
一旦提到写作剧本,大多数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门关于灵感的事业。但事实并非如此,或者说,事实不仅如此。灵感是故事诞生的原点,是大爆炸时的第0秒钟。但它只是一点火花,只能燃烧很短时间。而编剧是一门技巧,与其他写作同属创造性的过程,这种过程有着自己的规律,可以被人认识与界定。换句话说,它是可以学习的。
每个行业都有那么几本“圣经”,说到影视编剧,悉德·菲尔德的经典剧作教程系列,则是行内公认的宝书。本书内容基本遵循好莱坞的编剧体系,是业内经过数十年摸索总结而成的基本剧作规则。这套规则定型并逐渐完善,从而引发了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
而悉德·菲尔德,可以说是将好莱坞经典剧作技巧付诸纸面,供大多数人学习借鉴的先驱。他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戏剧性创作的基本原则,通过遵循这套原则,加以反复练习与思考,几乎所有人都能习得编剧这门艺术。
我们常说戏剧是电影的基础,这话并不为过。电影剧作并不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学科,而是脱胎于戏剧创作,而它已延续千年。悉德·菲尔德在创作本书时,并没有更多同类题材书籍可供参考。于是他便从戏剧创作的原则中吸取营养,将其重新解构与改造,最终确立电影写作的基础,使这门技巧彻底与舞台剧分离开来。
同创作任何一个故事一样。剧本需要一个或一些人物,需要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戏剧性前提),需要知道它发生在哪里(戏剧性情境)。当然光这些还不够,你的人物还需要一个目标,以及他实现目标所需要面临的障碍。虽然这套路听上去很简单,但付诸行动却又是另一码事,也正因如此。如今我们才会在影院里看到如此多的烂片,不仅吞噬金钱,还浪费生命。而其中更困难的是,剧本需要通过影像来讲述故事,你不能把它写成小说。
就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这不是一本关于“如何去做”的书。其实如任何一本写作技巧类书籍一样,它无法手把手教你如何写作剧本,它的目的是为了指出剧本写作方面的原则——你必须做些什么才能写出一个成功的剧本。或者说,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好剧本是什么样”的书。
它会告诉你如何解决困扰所有作者的问题:我该写什么?会告诉你在剧本创作的前期阶段,你该如何调查研究,创造人物及假设结构。在实际创作时,你还得依据前期布置,设计可以呈现剧情的视觉影像,以及人物对白等。这是一项需要调动你全部脑细胞,甚至包括手脚的有趣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它将教会你如何不依赖想象力写作。就如剧作家雷诺阿所说“一个只从自己的想象中汲取养分的画家不久就会开始重复自己”。你将得知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这不是指什么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样的蠢话。创作剧本本身,正是一种认识自我与生活的方式。作者只是借由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在故事与光影中,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表达出来。
读完这本书。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昭然若揭。但实际落笔又是另一回事。虽然天赋因人而异,有人多有人少,但写或不写却全赖自己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