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浊世独清,暗巷孤行

浊世独清,暗巷孤行

作者: 幸福妈咪陪宝贝共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2-02-09 22:02 被阅读0次

                                  207  余亚城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面对世间浊秽,屈原选择自沉汨罗江,以保全清白。但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两位被污浊势力迫害打压的官员,却做出与屈原截然相反的选择——忍辱活着。

    其中一位是太史公司马迁,另一位则是龙城飞将李广之孙李陵。李陵在《答苏武书》中写道:“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寥寥几句便将李陵的勇敢刚强,胆识过人描绘得淋漓尽致。在兵力悬殊下,更是“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可见其功绩之大,但终究寡不敌众。“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最后被迫投降。

    降后,却牵走了一部分为他说话的人,一些仗义立言的人,以及他的至亲之人。“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为鲸鲵。”过去光荣的丰功伟绩已经过去,而叛徒的骂名却挥之不去。无尽的屈辱将他带入无穷的黑暗。那些时候,他度日如年,仿佛被全世界抛弃。在这期间,司马迁也因秉笔直书,维护李陵而触怒汉武帝,惨遭宫刑,沦为废人。在《报任安书》中,他向自己的好友倾诉“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故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司马迁在囚禁过程中受尽屈辱,释放后也遭众人耻笑。

    这一切,都来源于那个污浊的世界。诤臣直言不如佞臣之谗谄,贤士忠心不如小人之献媚,为国家献身至最后只换来一句空话:“汉与功臣不薄”。李广不善言辞,最终自刎而死,更不用说那些开国功臣中“萧、樊囚絷,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他们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而是遵循内心,以守身之察察。他们也不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而是坚守原则,不受物之汶汶。但要想顺台阶而下,代价是低头,他们的行为在时代潮流中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最终一个个被挤兑,在迫害中凄惨凐灭。

    李陵也想过自尽:“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暴,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愿以臣计,未从而骨肉受刑子陵,所以仰天锥心而弃学也。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可见生命之意义重大,一切活着才有意义。只有活着,哪怕是忍辱负重地活着,一切才有转机的希望。

      这些伟人之所以名垂青史、永载史册,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浊世独清、暗巷孤行的民族气节与精神,也正是这种民族魂,才使得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相关文章

  • 浊世独清,暗巷孤行

    207 余亚城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面对世间浊秽,屈原选择...

  • 冬日吊屈原

    惜哉屈公,独醒于世人。哀哉屈公,独清于浊世! 生逢乱世满经纶,怎奈小人嫉几分 纵身一跃逍遥去,名垂千古有几人

  • 凭吊屈原

    问君何处寻,滔滔湘水鸣。 江畔风凄凄,衣冢草青青。 叹息掩涕泪,兰芷正芳名。 远游路漫漫,浊世身独清。

  • 清欢渡,浊世休

    明媚的春光,明媚了谁的脸 盛世有繁华 浅唱低吟,浓墨重彩 一朝林花谢,痴心难改 明眸流盼兮 水袖绕,舞蹁跹 唱不尽...

  • 七律·答众宾客问省是何人

    白冠生儒好墨书,自言无师万卷通 临阁东风拂怒发,伏案提笔心气生 世人皆醉独我醒,身处浊世独我清 仰首直面众峨眉,问...

  • 暗巷

    眼前的是一条窄窄的狭长小巷,逼仄绵长,幽邃而昏暗。 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站在巷口,她也忘了这条巷子是哪里。 她朝巷...

  • 暗巷

    当我一踏上这条暗巷 一股昨夜暴雨残留的凉风 顷刻把我包裹 眼睛红红,泪水如珠 流干了身体里的水 肌肤如柴,黯淡无色...

  • 暗巷

    寒风吹拂青石上 冷月微微伤伤 昏黄的灯光在地面上反射出清冽的光 亦如殷红而又病态的糖 昏昏暗暗,空空荡荡 她静静的...

  • 南山行(四十六)

    山泉鸟鸣涧, 青松雪披身; 客若清泉清, 难被浊世浊。

  • 孤行路,独往矣

    第一章:烟消云散 荒凉的西北大陆...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浊世独清,暗巷孤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dg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