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除了不善于长时间记忆知识,而且不能准确地记忆知识。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用前一部分的方法加强长期记忆,而且还需要提升记忆的准确性。
从最近的生物学渊源讲起,我们的大脑是从哺乳类动物进化而来,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是用来模糊地记住事物的大概轮廓,这样一来便于我们记忆更多危险的情形,二来便于我们尝试新的,类似的事物。作者通过小狗和计算机的实验对比,得出人类记忆的模糊性正是我们赖以一直繁衍至今的秘密武器。
人类的神经回路并不是一条线缆,在神经元之间,我们需要“神经突触”来作为信息“中转站”,这种中转会使信息变得“模糊”。那么怎么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呢?
作者为我们传授了很多个方法,我挑选了其中3个:
1. “关联”。我们可以很轻易记起和我们体验相关的记忆,所以,我们需要将知识与体验相结合,或者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关联起来,或者通过想象力让知识变得生动和丰富起来,作者介绍了“经验记忆”和“谐音记忆”等方法,这些“关联”能帮助我们将知识精细化。
2. “知识输出”。我们可以试着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讲解给别人听,这个输出的过程能极大帮助我们掌握自己此前学过的知识。类似的,我正在写的书评,也是对阅读的输出,同样有利于我掌握这本书的内容。不得不提,考试其实是一种很强烈的输出过程,它将迫使你搜肠刮肚去调用你的记忆,而且尽可能地准确地完成答卷,回想一下,很多知识是因为要考试,或者是考过了,你才记得更清楚的,不是吗?
3. 采用“循序渐进法”。作者通过小狗的实验告诉我们,清晰地掌握知识,首先要将知识分成不同步骤/阶段,学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难度,符合自己情况的参考书和习题,不能想一下子就成了学霸。学习一门知识,还需要持之以恒,以欣赏油画为例,作者告诉我们,一开始可能每个人都不能区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的油画,但是经过持之以恒的学习钻研,就可以区分出不同流派之间的细微差别。
结语
毕业于东京大学的池谷裕二是一位研究大脑记忆机制的专家,因为对“海马体”的出色研究,获得了“海马体”博士的绰号。他的这本《考试脑科学》告诉我们,大脑里的“海马体”负责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人类大脑本不适合拿来考试,因为它不适合长期记忆和准确记忆。
人类大脑花了2亿年时间,为祖先躲避危险,不断适应新环境,寻找新机会,确保这个物种得以繁衍至今。2000年前,人类开始用考试这种“反人类”的方法逼迫自己走向文明.从那开始,古圣先贤就一直在探寻学习的秘密,现代脑科学家更是找到了应对考试的方法。
作者指出,我们需要充分利用“θ波”、杏仁核、睡眠以及把握生物节律来配合知识的反复输入,最终误导海马体让它乐意将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另外,我们还需要通过了解知识的全貌,分步骤来掌握知识的细节,从而让记忆变得准确无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