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通证设计实例
通证实例分析(1)-比特币

通证实例分析(1)-比特币

作者: 喵在野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4:43 被阅读1次

比特币其实是点对点加密数字货币,其基于比特币的激励设置,让原本从理论上不可能实现的分布式共识,在实践中能够很大概率达成,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范本。

零、比特币的产生,及作用

比特币产生于节点对交易打包过程中,作用更在于激励节点按照规则来对交易打包,形成可达成共识的分布式账本。

image

节点对交易打包时,会同时在币基交易里有生成激励币的信息,以此来激励节点:

a. 依附最长链打包,从而避免交易歧义性(双花)

b. 在6个区块高度时,差不多可以形成全网共识

而只有被打包进最长链且得到全网共识的区块的节点,才能得到对应的奖励。

这个时候,其价值的衡量在于其中凝聚的无差别劳动:挖矿行为,电费,耗材。

一、流转:

比特币通过交易所交易/支付交易费用/直接购买/支付商品等方式来实现持续性的流转。

1.1 交易:用比特币支付某样商品/接收支付,交付某样商品。

详细说明如下举例如下:

a. 传统法币已经覆盖且运行良好的支付领域,它的价值其实相对较低。比如说最开始用1万枚比特币才能买一个披萨,没毛病。

image image

b. 在传统法币无法覆盖,或者覆盖起来有障碍的领域,比特币发挥了巨大作用,展现出了巨大价值。

跨境支付/灰色领域支付(互相之间不信任,不希望被溯源,不希望被追踪,希望全球无障碍流通)。

比特币价格的兴起,和这类需求的释放关系密切。

1.2 你可以在用比特币进行交易的时候,用比特币支付给矿工一部分服务费用;目前由于还有系统奖励,这部分影响不大;等待系统奖励非常少,趋近于零的时候,这部分奖励的作用将凸显。

以上两种场景下,比特币的价格取决于待流通价值和比特币的供应量/流通间隔的比值。

P= (S*D)/Q

1.3 你可以在交易所买卖比特币,这个时候目的是通过持有它获得利差(低买高卖),或者拿去消费支付。

问题:当利差很吸引人的时候,你还会拿它去消费支付吗?绝大部分人会延迟使用,知道确定自己能获得最大利差收益。

交易所里的价格,取决于对未来价值的期待,它展示出动态平衡性。

当所有人都需要通过先购买比特币,然后交易其它货币时;当行业认为数字货币的渗透率会急剧提升但是比特币的产量和流通量相对稳定时,比特币的价格会急剧提升。如2017上半年。

二、比特币面临的几个对价格产生影响的挑战:

1)匿名性不够:实际上是化名制,而不是真正的匿名制度,再加上所有交易路径全网透明,所以数据积累多了也容易暴露。影响灰色交易用户群,尤其在匿名性更好的其它币种出来之后。

2)性能太差:一次交易要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差不多确定。影响它渗透到其它日常交易场景。

3)由于价格极其不稳定,作为数字货币世界的一般等价物的身份,也逐步被锚定法币的币种所取代,如USDT.

三、总结

3.1 值得学习:

比特币对于节点的激励,让陌生节点能够遵循规则形成分布式共识:只有最终被纳入最长链的区块,才能享受到比特币奖励。

翻译过来,就是只有系统成功了,你才会被奖励,因此每个节点为了追求被奖励,都会中性地去按照规则行事。

这是它设计得非常巧妙的地方,值得学习。

3.2 缺陷

然而,只从通证角度来看,它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没有将证券功能和货币功能分离。

货币的目标用户是使用者,其关键点在于:

价值尺度
可流通

因此价格越稳定越好,流通性越强越好(大家都来用)。

证券的目标用户是投资者,其关键点在于:

通过价格变化而获利
囤积是操作方式

这两者从本质上是矛盾的,随着比特币的发展,这种冲突会越来越严重,直至限制其基本货币功能的实现。


接下来计划讨论:

2)以太坊的产生,作用,及循环

3)Steemit 的产生,作用,及循环

4)E-hentai币的产生,作用,及循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证实例分析(1)-比特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gw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