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注意观察身边有孩子的朋友,就会发现乖巧懂事的孩子凤毛麟角,各种哭闹、撒野,动不动就生气的“熊孩子”,才是大多数。
这些孩子是到青春叛逆期了吗?不尽然,因为有的孩子才刚刚学会走路说话,有的也就小学一二年级。
更可怕的是,很多父母发现孩子的情况越管越糟糕,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非常茫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054/d421f72fcebe91fb.jpg)
笔者最近看了《叛逆是管出来的》,这本书的作者是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十余年、“遗传家教”创始人闻源,书中通过分析叛逆孩子背后的家庭影响,可以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育儿观。
书中提出的四个关键词:接纳、底线、规则、探索,笔者深以为然,因为这确实能够走进孩子心里。
接纳,就是要意识到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牢记这个意识,才能理解亲子相处的真谛。
底线,要明确孩子的成长不应该总是越界,不能孩子做什么都要干涉,这样会让孩子动辄得咎,最后自然就会矛盾重重。
规则,是家“和”与国“兴”的构成要素,有了规则才能有长久的关系,但这需要亲子之间的碰撞、协商,而不是单方面加诸对方的产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054/1818eaf5368133c6.jpg)
探索,这是改变世界与时代进步的唯一渠道,只有允许孩子不断地去探索,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才能打破孩子叛逆的恶性循环,让原生家庭成为孩子一生的力量来源,让父母成为孩子面对世界的最大底气!
书中提到了父母的养育行为气质,分为“豹爸豹妈”的行动派、“虎爸虎妈”的结果派、“牛爸牛妈”的思考派、“猫爸猫妈”的支持派,多种不同类型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是截然不同的体验,找到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模式,才是最好的。
当然,还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父母相爱,因为完整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安全感,是单亲家庭无法提供的;职场父母会面临照顾缺失,但如果抓住零碎时间的有效陪伴,还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现在提倡二宝三宝,但多了孩子明显就会分散父母的精力,之后到底是相亲相爱还是“相爱相杀”,考验父母的智慧和平衡;隔代教育是目前一个无解的难题,既然这样就咬想办法让爷爷奶奶科学带娃,这是唯一的可选项。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054/c8df08cade702822.jpg)
有了这个基础,父母还需要强化孩子的积极转变,比如情绪管理,要让孩子明白哭不是问题,表达诉求才是关键;自律管理,一个例子就是让孩子放学后自发地写作业,这样是培养好习惯的开始;时间管理,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也是一种有效率的体现;压力管理,这个需要有方法按步骤地施压,针对性很强;团队精神,培养孩子未来管理能力的基石,必须要重视;建立自信,孩子做成事的关键品格,这也需要去有意识地锻炼。
看到这里是不是松一口气呢?熟读《叛逆是管出来的》,轻松带娃不是梦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