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书评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书评

作者: 星空小魔女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20:18 被阅读0次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这本书文笔优美,在介绍历史时不时的会用上几个典故和苏轼写的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作者的用心使这本书不同。它褪去了历史资料的冰冷及没有故事性的外皮,换上了优美且耐人寻味的华美礼服……正是这本书,使我走进了宋朝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也正是这本书,使我触摸到了在那或优美或豪放的语句下,所隐藏的词人深深的无奈……

        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或许,人们对他最初的了解,来自于下班或出游时在某个街角或某个网站偶遇的一家饭店:眉州东坡;但我对他最初的了解,来自于我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首宋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时的我,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呀,哪里能想到在这么美丽的词藻中,蕴含着的却是浓浓的悲辛……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自己的弟弟苏辙的。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想逃离政治这个暗流汹涌的漩涡,于是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与其弟苏辙多多团聚,没成想却被调到了更远的密州……(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里的密州)于是,在中秋到来之时,满腹惆怅的苏轼借着酒劲儿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宋词……

        苏轼,一个在官场几经沉浮的人;一个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一个在一贬再贬的无望的仕途中仍然微笑对待每一天的人。但是,有谁真正了解词人的生活与思想呢?又有谁,真正感受到了词人在坚强的外表下受伤的心呢……

       

       

相关文章

  •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书评

    这本书文笔优美,在介绍历史时不时的会用上几个典故和苏轼写的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作者的用心使这本书不...

  •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其文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如天地奇观,笔所未到气已吞,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轼传品苏诗苏词(二)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轼传品苏诗苏词(一) 5.老夫聊发少年狂 1074年冬,苏轼告别杭州知密州,便遇见飞蝗横空而来...

  • 2018-06-23

    几多风雨几多愁,何不一蓑烟雨任平生 ——读苏轼《定风波》有感 好久没...

  •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01 古之大文豪,多年以后就成了文化符号,于是,他们的名字会在一定的范围里被谈及,比如说诗仙李白、改革家王安石、史...

  •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

  •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 风 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三月七日,大雨,仆人阿翁刚走,雨具都在他身上,离开前说:“东坡公子,留把伞吧”,我拒绝了,这个季节,哪会下雨。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hn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