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师一届学生可以带三年,也有的小学的甚至要带六年,因此带班育人要有构建大棋局的意识。
大棋局的意识:
一就是要有方向性,就是把班级带往何处?要依据班情,学情。把学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要有学生观,发展观。
二、要有计划性,时间维度的计划。
三、要有系统性。学科教学+主题班会(教学活动),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家校沟通+主题班会(家校协同育人活动),
四、集体性。老师一定要有设计,文化育人(二十四节气的校园,小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学科育人,家校协同育人。
班级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场域,是各种教育力量汇集的枢纽,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学生发展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班主任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他人”,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人格的塑造者、价值的引领者。
班主任一定要有以班级为枢纽的深度融合育人意识并勇于实践,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整合思维、大活动设计和微班会等载体。迟教授在他自己的项目学校做过一些案例,如《让我们一起做鸟儿的“守护神”》融合班会,把白居易的诗歌《鸟》与敬畏生命、保护生态主题融合,《周杰伦音乐欣赏课+主题教育》主题班会,把音乐与梦想、坚持和自我主宰融合,高中作文讲评课和责任教育的融合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融合育人案例:育英特色运动会(校园两个小时大寻宝。(先自己组建小队,必须混班、混龄,终点是所有队员都到)。奖品:自己挑,女生先拿,低年龄先拿。这样安排培养合作意识,磨炼意志,对他人的包容,体谅。
上面讲的主题班会需要时间长,这样才能入脑入心。
而微班会有四个特点:一是短,15分钟左右;二是小,实现小目标、解决小问题;三是趣,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四是活,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大家可以尝试研究微班会并将研究进一步深化。以后的教学离不开屏幕,找素材(音乐,图片,视频等分类储备),一个个的微班会要做成一个系列,也可以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