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故事国学与传统文化
我不曾忘,纳兰容若更不曾忘

我不曾忘,纳兰容若更不曾忘

作者: 華水亦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21:41 被阅读27次

    我不曾忘,纳兰容若也没有忘

    Interview | 晓云

    眼看年关将近,身在异乡的我也是泛起了淡淡的思乡情。小时候那个害怕鞭炮声的孩子,现如今却已长大成人。那个只会跟在爷爷脚跟的我,剩下的也只有依稀的回忆。我也早已学会了独自面对一切,无论工作与生活,都可以靠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

    很小的时候,我总是跟着爷爷一起去祭祖,总有那么一些记忆让我很是怀念。每年三十的上午,奶奶总会在家用白水,将切好的方形猪肉放进烧开的沸水里,其实那是一块五花肉。等这块五花肉煮熟透后,将它直接捞起来装进碗里,再放进备好的竹篮里面。竹篮里早已放着备好的香与鞭炮,还有爷爷提前就做好的符纸。

    小的时候很喜欢看爷爷做符纸的样子,因为那时候爷爷总会在那泛黄的草纸上写着漂亮的毛笔字,上面还会写着我的名字。爷爷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为此我还跟着爷爷学过一段时间。可后来因为太难学,久而久之就放弃了。

    那个盛肉的篮子里除了放上了香与鞭炮,还放着两只小的酒杯,装着爷爷跑了很远地方,买回来的高粱白酒。将祭肉煮好装进篮子后,我就跟着爷爷一起出发,走在去祭祖的路上。到了祭祀的地方后,我最喜欢问爷爷碑铭上刻着的字了,那时还因为认识这些字开心了许久。

    依序地将祭肉、酒杯还有符纸摆放,等待着这场祭祀的开始。将酒倒满酒杯,将祭肉放置在两只酒杯中间,再将符纸着燃堆放在墓碑前。爷爷从篮子里拿出香在符纸堆中点上,交在我的手里,由我跪在符纸垫着的地上开始这场祭祀,我在心中默念逝去祖辈的称呼,再向着他的碑铭磕头,祈求他保佑着我,再将香插在碑前,爷爷也接着我所做的动作继续,做完这一切后,他将酒杯拿起抛洒在碑面。那时我最喜欢洒酒,因为总觉得将酒洒向碑面特别好玩。

    洒完酒后,把竹篮里的鞭炮拿出,再将酒杯还有祭肉放入竹篮。墓碑旁边的小竹上散挂鞭炮。那时候爷爷总会让我先走远,在远处看着他拿着草纸,在符纸堆里点燃,用着火的草纸去点着散挂在竹上的鞭炮。

    劈里啪啦!!!鞭炮的声音响起,爷爷跟着就跑到我的身旁。在鞭炮结束后,爷爷带着我回到家,把竹篮交给奶奶。奶奶总会把竹篮里的肉切成片炒成一道菜,放在中午的餐桌上让我们吃掉。

    当我后来问爷爷,为什么每次祭祖总会煮一块肉带上,祭祀完了还要把肉吃掉?

    爷爷回答我说:“这就是咱们老祖宗的传统,古时候祭祀都要用猪、羊、牛来表示敬意。现在只需要用猪肉代表敬意就好了。”而关于吃掉肉的原因却没有告诉我。当我长大后,学了历史,看了典故才知道祭肉需要吃掉的原因。

    在300多年前,有一个叫纳兰容若的诗人也曾有过和我一样的困惑。成年后的纳兰容若第一次参加帝王的祭天大典后,追忆起自己的家祭。那时候,祭祀完成,需要分食祭祀所用的肉,而那肉也是和我小时候祭祖的肉一样。只不过我吃的祭肉是有佐料相伴,而纳兰容若当年吃到的肉,是一块直接切下来的糙肉。也正是如此,纳兰容若对这场家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块肥腻腻的祭肉。

    当后来,纳兰容若的父亲对他说起祭肉的来历时,容若才知道远在先祖时期就是吃这样的肉,祭祀时为什么要吃这祭肉,就是要提醒后代,无论在多么富贵繁华的生活里也不能忘记祖先的辛勤和艰苦。

    我原以为那是纳兰容若旗人特有的传统,到后来看过《史记》后才知道汉人的祖辈早有记载。

    在《史记·礼书》里面的记载着:“大飨上玄尊,俎上腥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大飨上玄尊而用薄酒,食先黍稷而饭稻粱,祭哜先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辈就是吃着最原始的食物,喝着最薄的酒,同样也是提醒我们后代子孙:饮水思源,居安思危。

    我们本就礼仪之邦,但这些古老而珍贵的礼仪渐渐都被我们抛诸脑后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曾忘,纳兰容若更不曾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ir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