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979377/6e6ca98a7df4d0e3.jpg)
内心焦虑,只不过是不会利用时间。
曾几何时,碎片化阅读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地铁上,公交上,甚至睡觉的时候都想着看书听书,生怕一不留神时间就悄悄溜走,不留痕迹!
然而每天都紧抓着有限的时间,变着法子地想要充实自己,换来的却是内心的焦虑,感叹时光无情。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努力地学习,却依然觉得一无所获?我们又该如何缓解内心的焦虑,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呢?
1.中学的时期,我们像机器一样,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我们课目繁多,但却被安排的有条不紊,很少会觉得慌乱,唯有的是偶尔自习课上不懂该学习那一门较好。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中学时期主要用点功都能把学习学好,把知识学到手。我们可以花几节课时间在一篇课文上,也可以坚持早读,把语文课本翻得熟烂。
那时我们愿意把精力专注于学习,并且不会在语文课上想数学题,不会在写作课上想着化学反应。这个时候的学习时间都是有效时间,花出去的时间,学到了系统的知识。
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有着自己的目标,所以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用尽全身力气却依然毫无突破。
2.随着时代变迁,年纪增长,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慢慢地慌了阵脚,我们想要变得全能。盲目地最求更多知识,却浑然不知自己是在随波逐流。
今天看到张三英语好拿到了高薪,我们也想跟着学好英语;明天看到周老四画画引来一片称赞,我们也跟着去学画画;后来看到心仪的姑娘喜欢吉他,我们又想着买个吉他来学习……
英语、画画、乐器、写作、手工……我们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来学习。但是我们的状态可能是:早上起床开灯看了会书就开始想着别的事情,画画画了一半就焦急着草草结束。如此反复循环,最终内心急躁去看了场电影放松,再刷了会微博朋友圈,时间又不知不觉到了晚上。
我们只是在浪费时间,在看似做了很多事情的时间里,我们没有切切实实的完成一件事。沈从文先生说过: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
3.内心焦虑,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却又做的太少,我们专注与一件事的时间太少,而这又与我们目标不确定有关。如今人们最求太多,总想着样样精通,最后落得四不像。我们可以多学习技能,多了解世界,但是我们应该有侧重点,饭得一口口吞,技能也得一样样学。
因此,在某一段时间内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同一技能学习上吧,直到学到你满意了,学出成绩了,才可以心安理得地进行下一个技能的深入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技能点在逐渐提升,也就不会再焦虑,也就能更好地急利用时间。
最后希望大家收收心,一心一意才能吸收到精华。在有限的生命力,绽放无限的美丽。
网友评论